当万家灯火熄灭,当满天星星璨出,深夜的静美于是又悄悄陪着你。?没有了一切干扰,没有了一切烦躁,惟闹钟的滴答如雷贯耳。?我喜欢这份静美,漫卷书香,丽文美诗,览之不胜!在这样的境况里,思,如泉喷涌,写,下笔有神,读,一目十行。
我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也许成为所有文人的共性,在夜深人静时与灵魂对话,与古典交流,与书香相伴。自古中国人以太极文化作为辨证思维的来源,昼为阳,夜为阴,太极分二阴阳,阴阳合一太极。在这静美的世界里,我们所体验到的不再是白日阳光下的万物欣欣,而是月满西楼后的万籁寂寂。
有时也曾反思,我们读书为了什么?养家糊口吗?不是!功名利禄吗?也不是!兴趣爱好吗?更不是!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文人的历史责任。我们读书是为先圣继绝学,是用文化修养而来的包容心去化解世间冲突,开天下之太平!所谓君子修身!我们在“修”什么呢?所修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之升华与厚重,而滋润灵魂的唯一来源就是文化。而读书是滋润灵魂的最重要途径!故自诗云:岁月流光春秋梦,叶落归土鸟觅巢?,十年寒窗学子泪,未见腹书华多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寒窗读书,就是从现实读到历史,从水流读到源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国家,就是因为古今文人用文化来塑造着文明的灵魂!虽然五千年前黄帝时期以前社会只有传说,也没有历史记载,但自传说之中的伏曦画卦、女娲补天、隧人取火、神农尝药等,逐渐演绎出中华民族的品质的伟大基因…勤劳、智慧与善良。
反顾历史如果按照权力集中与地方分治的关系,中国可以秦朝为界划为秦之前的“一王分权”时段和秦之后的“一王集权”两个时段。而中华民族的智慧组成主要来自先秦阶段。从“三皇治世”到“五帝治世”,皆是太极文化繁殖出的儒道结合的王道政治,“儒”体现于社会人伦秩序上,“道”体现于社会治理方式上,这种儒道结合的王道政治一直延续到春秋未年法家的兴起。
自此以后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以后的二千五百中相继或交叉或结合地影响中国,直到清朝灭亡,所以中华法系的核心特点就是宗法盛行,名为有为无为的儒道治世,实为法家内幕掌舵。
古来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历史传说而没有实物佐证,但龙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五千多年来中华之龙,或潜龙勿用,或见龙在田,或终日乾乾,或若跃在渊,或飞龙在天,或亢龙有悔,几经万年风雨历数无限磨难。龙的传人中既有尧舜禅让传奇,也有夏商周三朝王道政权之大治,也有大秦、大汉、大唐、大元、大明,大清等中华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自鸦片战争起中华龙再次走入困境,历漫一百五十年风雨磨砺,今天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中华龙的自信潜出将赋予当代龙的灵魂基础,但愿天下因之而和平、和谐、合作,人类社会真正体现出“人”的理性责任与存在意义就在世界文化共荣之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光飞逝,万念归心!在这份深夜的静美独享里,我与《江雪》笠翁竟如此有似共鸣!不禁自嘲云:夜色如雪我为翁,独钓文海风浪中,跋山涉水谁为伴?一路书香万卷红!此时此刻,又是东霞将红时,人往往舍不得掩卷,也舍不得止笔,一思如潮万川澎湃。静夜中独享这份书香志情,独览这份灵魂自由奔放与悟思不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春风化雨中润泽灵魂,在小桥流水中万事通达,天涯此时无怨,这“十年寒窗”还留半份苦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