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甫一开始,便是夏天。
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列入了2020年浙江省的“民生实事工程”,中国式的活动初始,自然是开会讨论,划定责任,制定计划,签发文件,层层下达。然后在三伏之初,筛查工作如火如荼正式展开,乡镇卫生院派人挨家挨户宣传发动,调查评估,知情同意,区分结果,最后是动员筛查阳性的居民行电子肠镜检查。
由于宣传到位,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加强,医院的肠镜人数屡创新高,内镜中心三个房间,九台镜子,有时候一天单单肠镜就要做八十个,上午一般是支气管镜和胃镜时间,于是我们中午下午连轴转,肠镜筛查阳性率更达到了惊人的38%!
俞阿姨今年五十五岁,在农村里,这算是正当壮年了,一年有近十万的收入,近来春茶采落,农家乐又是淡季,所以,采便管检查两次都是阳性的她决定抽空来人民医院做个肠镜。
肛肠外科诊疗一组组长陈文山副主任医师给俞阿姨做了肠镜,提示直肠上段直径一厘米的息肉,病理是管状绒毛状腺瘤,部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陈医师将俞阿姨收住入院。俞阿姨和老伴挂心村里的工作,急着催陈医师早点手术,入住第二天,陈医师便给她做了肠镜下的EMR手术,没想到病理是个中低分化腺癌,浸润粘膜下层至少三毫米,出芽2-3级,照直肠肿瘤的诊疗指南肯定要加做根治术,当时俞阿姨就懵了,她自觉身体没什么不适,只是大便阳性来做个检查的,结果居然是癌,真是难以接受。
这个时候陈医师反倒不急了,他叫了俞阿姨和家属,仔仔细细将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给她们一家好好的沟通了一次,总之疾病不是因为检查而发生的,发现越晚风险越大。陈医师是个严谨的人,肿瘤虽小,却是正儿八经的浸润性癌,必须完善术前检查,做好病情评估。这一检查更不得了,CT发现了俞阿姨的右肝有个两点六厘米的病灶,磁共振明确为肝脏转移性癌。
陈医师上报科主任,科主任组织了多学科讨论,麻醉科、重症监护室、肿瘤内科等各科骨干医师各抒己见,肝胆外科王先锋副主任医师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和检查结果,认为肝脏肿瘤完全可以腹腔镜下同时切除,最后医务科刘纪炎科长制定了手术方案。
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我们确实更专业!科主任上台掠阵,肝胆外科王医师腔镜下干脆利落的切除了肝脏转移灶,陈医师再带着诊疗组用一个半小时做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第七天,俞阿姨和陈医生高兴的合影留念后办出院手术,陈医生嘱咐她定期来院化疗加靶向药物治疗,这时俞阿姨才觉得后怕,若没有这一次筛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筛查的口号本来是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家庭,没想到这次救了一个四期的肠癌病人。毫无疑问俞阿姨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如果是十年前这么一个病人,从本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来看,最大的概率是远处的多发转移灶出现症状才会就医。
2020年,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作为一名肛肠外科医师,在新昌县人民医院默默见证着伟大祖国的制度优势!
作者:单剑锋
编辑:毛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