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边上的边上抑或中央?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来源:搜狐    作者:楚水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0    

上世纪九十年代,钱钟书《写在人生的边上》单行本曾经购得,肯定读过,只是印象不太深刻。主要是对何为人生之边上,理解不够。

钱公不是方鸿渐,同样,胡适之先生也不 《围城》之博士,小说中购买博士证书之说,有无讥讽适之先生,这里不敢考证。仅就杨绛晚年言,钟书先生代其父亲钱基博为钱穆先生作序来看,胡适之绝对难入钟书先生之法眼,况且,适之先生哥伦比亚大学之博士,非谓空穴来风,确实有让人诟病的地方。特别是适之先生"朋友式的微笑",在钱公看来太廉价了。远远没有像他那样,在火车上遇上,有人和他大谈其作品,绘声绘色之极,而其却不动声色。

杨绛说,钱钟书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不想出版全集或选集。但今天购的这本《写在人生的边上》,却加上了巜人生边上的边上》与《石语》,让原本不足六十个页码的小书,一下子暴增为488页。当然,这样读起来会有点分量,谢天谢地,总算这本书不是繁体字,不然钟书先生又要高人一筹。

再则就是不传授弟子,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钱公钟书,不啻为大大的教授,读书绝对不逊于徐梵澄先生。学问无论如何应该是有的罢,不授于人,不解惑于人,学问就不能用于自己,做学问又有何用?仅仅小资于《我们仨》,古往今来,唯钱公钟书矣。

学问没有高人一筹,低一筹的事,知识也是这样。巜写在人生的边上》钱公钟书说:不过是如同中国旧书上的眉批,补的是人生这部大书的空白。那么边上的边上在那里呢?总觉得边上的边上,就是旧书的中央,让人看不到旧书的印记。总而言之,钱钟书不是陈寅恪,更不是胡适之,尽管胡适先生可能难入其法眼,但后人之观钟书先生呢?书,当然可以读,不传弟子,自然也就少了一份应有的尊重,况且,鬼谷子还有几个学生呢?哈哈,说远了。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