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之书画名家姚永军

来源:搜狐    作者:祁成志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9    

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姚永军艺术简历

姚永军,字晓江,别署寒庐、南安堂、梦石斋、寒翁、寄庐复生等,男,汉族,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兰亭书友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青年十佳”、黔西南州书法家协会理事、册亨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实验小学。

书法作品入展、获奖: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第三届中国廉政文化书法精品展入展

“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第五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第四届“四堂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第二届“同龢杯” 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二届象山书院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大美张掖”第四届全国知名书法家作品(四条屏)展入展

“文化中国·森茂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全国首届“岭南白沙奖”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

“严寅亮杯” 全国书法作品大赛三等奖

“中天·未来方舟杯” 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陕西省宝鸡市庆祝建国66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第七届“观音山杯” 全国书法艺术大赛优秀奖

“乙未金秋·相约汝州”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优秀奖

黄河金三角“浩嘉杯”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优秀奖

“经典诗文” 全国书画小品大赛三等奖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

“太极杯” 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

“健康长沙” 全国书法作品大赛优秀奖

“芙蓉绽放” 全国城市书法展入展

2015“楚天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计生协第二届艺术作品征集大赛特等奖(贵州唯一)

“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提名奖

“探索与发现” 全国青年书法家协会联盟首届双年展入展

首届“英才杯”全国书法大赛入展

“中国梦·翰墨朝阳”第二届全国书法大赛入展

首届“南田杯”全国书法大赛入展

“神奇苗乡·美丽松桃” 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正山堂杯”全国第二届茶文化楹联书法大赛入展

首届“汝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黄河口杯” 全国书法作品大赛入展

第十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博览会书法大赛入展

首届“戴河生态园”杯全国书法大赛入展

贵州省计生协第一届艺术作品征集大赛优秀奖

贵州省第七届行草书展优秀奖

贵州省第三届篆隶展优秀奖

贵州省计生协第二届艺术作品征集大赛三等奖

贵州省第六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入展

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全省总决赛三等奖

贵州省“图云关红十字杯”青少年书画大赛二等奖

贵州省第八届行草书展三等奖

贵州省第九届行草书展三等奖

贵州省第七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三等奖

贵州省第十届行草书展优秀奖

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入围

等全国、省书法展50余次。

寒庐夜话

余家清贫,世代耕读。发蒙之年,闲静少言,每爱独处。读书之暇,颇好翰墨,然恨无师指点,更恨不能一观前贤之佳迹,所见甚浅,故常以涂鸦自娱耳。

年十六,入序,游南龙。南龙者,西南之胜地也。南明故郡,春潭守土,流风所续,得承遗韵。游弋其间,访明祠,过府院,泛舟绿海,步马招堤,神会古贤,畅想风物。又有同年向氏成鹏者,亦好文墨,机缘之合,山水之会,翰墨之欢,坐忘之趣。每有快意,辄举杯相和。

是年,得以谒见胡公世杰,胡公传以入门之法。胡公通诗文,善书画,亦好饮酒。常于酒后挥毫泼墨,令人叫绝。其行书清新典雅,自成面目。楷书多以颜柳为宗,授徒亦如是。余遂随其学柳书,三年,初见规格,便有几分得意矣。余以为已得古法,今日思之,实去古人甚远,悲矣。

时年三十又五,欣闻岚师于兴义开班授徒,便负笈前往。承蒙岚师教化,方入法门,幸甚至哉。岚师者,晴隆岑氏人也,善书,通真、草、隶、篆,尤精真草,以为名世,其人素朴,文质彬彬,堪为我辈楷模。

余从岚师习书,始学隶书,先张迁,后石门。初窥汉隶之美,浅识用笔之法。而后转习行草,于二王手札用功最勤,兼涉鲁公、元章、香光、松雪,二王一脉,兼收并蓄。数载来略有尺寸之功,此乃积跬步所致也。世人不知余之勤苦,奚言余之善悟。实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

忝列门墙,言之汗颜,故常孜孜不已。每于夜幕以降,便伏案临池,不知所倦,天地间仿佛唯我一人,怏然自足也。然余生性愚钝,恩师所授,未能领会万一,但凡似有所悟,便常记之一二,以当自励耳。

吾师尝言:习书要明阴阳之道。古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诸如大小、粗细、长短、浓淡、枯湿、聚散、轻重是也。又云:阴阳调和,则万物生焉。今略晓此理,书便有可观之处,窃喜。

岚师训曰:作小字当有大气象。余喜作小字行草,亦偶写小楷,然所作之字,几无宽博之态,往往空间狭小,字势局促,乃小格局也。师言与坡翁所言“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甚合。然至今未得甚解也。

余常观古人翰札,尤喜右军快雪时晴帖。乾隆誉之“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其与大令中秋帖、元琳伯远帖合称三希也。其用笔圆劲、中庸肃穆、不激不厉、幽深古雅,乃千古之佳构,翰墨之高标也。

余喜读前贤书论,赵松雪有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此乃千古名言,用笔、结字最为重要,古有不外传之说,今亦如此。当世诸多名家,皆不肯以真诀告人。余信矣。

世人多以人品论书,皆称赵吴兴、王觉斯为二臣,贬其书艺。余以为不然,假令尔等若此,又当如何?纵观二人书学成就,几百年来一人而已。后世之学,无能出其右者。

今人学二王书,千人一面,盖时风使然。能出新意者,鲜矣。其余或集赵董、或孙米,即以为自成一路,便可名世。余以为实与古人相去甚远,仅得其皮耳。

己亥四月廿五日深夜于寒庐 姚永军

性灵,书法艺术的生命表现

——兼评姚永军书法

愚以为,一切艺术的根本和灵魂在于人的性灵的再现,书法亦如此。

性灵,就是主体精神,就是自我生命,就是能令人为之感动和振奋的东西。没有性灵,就没有个体的人文价值。故此:没有性灵的书写不能成为书法艺术,正所谓“书为心画”是也。

永军知道这个理,所以,他越来越重视书写的心性关注,把线条的生命律动、结字的生命再造、补白的阴阳互补作为书写追求的目标,在书写过程中展现“有可像”的从物化至灵化的生命语言的塑造。

然而,这种性灵的表现,离不开扎实的笔墨基础。永军两年前误从师于我,入披云轩之前,即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于我处仅得些只言片语的心得罢了,凭他的悟性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奋,加之对文学、奇石的字外元素的旁涉和汲纳,让他很快走出了“书法等于写字”的误区,正在走一条表现人文情怀的生命书写之路,于是,不时有打动人的精品力作产生,也因此正是成为与我等同样半专业状态的“书法弄潮儿”、“苦行僧”。

国展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在目前书法尚没有更科学的评判标准和评选方式的情况下,它依然是最有说服力的。于是,我主张披云轩学员投国展省展,以检验所学,永军当然成为其中之佼佼者。然而,这只是第一步。书道漫漫,如果能把它作为生命中之要事,终生为之倾注心力,乐此不疲,才是重要的。国展也好、文人书斋把玩也好,既然是玩艺术,都需要心性书写、性灵书写、精神书写,否则何必浪费时间,不如多花时间陪妻儿更值。

草草聊聊,当与永军共勉。

乙未仲冬载一居士岑岚于披云轩(岑岚:贵州省黔西南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