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铭艺术简介
许建铭,1958年生,江苏江阴人。1991年于浙江美术学院专业进修书法篆刻,2007年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江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阴市书画院(美术馆)原副院长,国家二级美术师。
书法作品先后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展,第三届全国正书大展,中国首届兰亭奖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以及当代江苏书法精品晋京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并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能品奖,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三等奖。
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刊登于《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法》、《书与画》等报刊杂志,《青少年书法报》、《书画艺术》杂志作专题报道,《中国书画·书学麈谈》发表《书法的本体论》(访谈录及书法作品),无锡电视台以《书法为道,笔墨酣情》为题作艺术人生专题介绍,书法作品入编《二十一世纪中国书法前奏》、《经典与当代书风》,《书法形制大全》,个人传略入编《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出版有《许建铭作品集》。
端雅奔放 遒厚开张
——许建铭先生的书法创作
刘宗超
江阴许建铭先生是一位修养全面、端厚儒雅的著名书法家。其书一如其人,广博扎实,五体皆善,书风端雅遒厚而不失奇肆奔放,在纵横开合的挥写中蕴含遒厚儒雅之气,值得细细品味。
建铭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入展过众多全国性展览或获奖,是在当代书法展赛中成长成熟的书法家。这使他深谙展览之道,于书法作品的形式感颇多关注。他的一些作品多为行草、隶书的高堂大轴,挥洒不羁,而又多以小楷题跋点缀其间,既能营造出大气象,又能经得住局部的细品。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作品感”,重形式而又不乏细节上的精到,这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书法家。
但是,在作品取法和书写风格上,建铭先生又不追摹流行风气,守正出新是其突出特点。多年来,他在行草书上一直致力于明清范式,以祝枝山、王铎为主,上追宋代米黄,唐代旭素,虽然学习二王,却没有直接的取法。于篆书隶书,多以小篆和汉代经典碑刻为主,偶涉简帛,却能坚守端庄遒厚之范,开合有度是主格调。当代行草书法,以二王经典为风潮,恣肆摆动,满纸云烟,炫技之风盛行;而篆隶书多用简帛,意在边缘,扭捏生拙,貌似生动,实则规范尽失。与之相较,建铭先生的书法显得更为正统一些。置身当代展赛潮流之中而又能坚守自我追求,坚守书写规范和正大追求,说明建铭先生具有独立品格和中正风范,这是难能可贵的。
许建铭先生是一位全能型书法家,这显示出他作为专业书法家的多方修养。他于书法五体皆攻,五体兼善;于篆刻多有涉猎,出手端雅。他在篆书上取法小篆体势,又受到邓石如篆书影响,结体修长整饬,笔法珠圆玉润,端庄遒润。隶书以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为骨法,偶尔吸取简帛语言,疏密对比强烈,体态舒展大方,气息纯正端庄。建铭先生的小楷取法魏晋小楷和倪瓒小楷的理法和趣味,清新雅致,文气浓郁。隶书和草书是建铭先生的主攻书体,开张遒厚,纵横挥洒,一派明清格调,具有个人特点。建铭先生在不同书体上均显示出他深入传统的扎实功夫,几种书体又能相生相长,一气想通。端庄遒厚,恭谨儒雅是其主格调。另外,许建铭先生还精于篆刻,取法汉印,而又以书入印,以学养印,格调不俗,颇耐品味。
江阴地灵人杰,文化名人辈出。刘半农、胡山源、缪荃孙、上官云珠、吴文藻、沈鹏等人,光耀丹青。当代草书大家沈鹏先生更成为江阴的骄傲。许建铭先生以书法为生命,沉浸其中,卓然有成。他是进取不懈的书法家,两次进修,拜师求教,书艺大进。一是在而立之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书法篆刻,得以师从刘江、章祖安、陈振濂等先生,步入书法学习的专业化之路;二是在年届知天命之年被选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习,负笈京华,在艺术发展的关键节点勇猛精进。如今,建铭先生被推为江阴书协主席,得江山之助,艺术创作平添一份社会责任。以其为人的真诚朴厚、端庄儒雅,为艺的虔诚勤奋、厚积广博,相信他今后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刘宗超(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河北省书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