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师益友之书画名家---吴建华

来源:搜狐    作者:祁成志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8    

用线条进行艺术的歌舞

——记青年书法家吴建华

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文/龚正

吴建华 ,1976年生,字天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淮安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淮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自幼受家庭熏陶,喜好书法。后从著名书法家姜华先生潜心研习书艺,受益颇丰。书初从颜鲁公入,进而转习行、草、篆、隶,于《张迁》、《石门颂》、《散氏盘》以及米芾、王铎、黄庭坚诸碑帖用心至勤,作品厚重而能纵横有序,飘逸灵动而不浮滑,方圆兼施,沉着大方。在长期的临池过程中,逐渐形成宽博、萧散、厚重、灵动、大气之书风。

曾多次参加中书协及省书协举办的研修班学习,受到言恭达、徐利明、孙晓云诸师的高度评价,2014年于清华大学进修书画理论和创作。作品入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二届扇面展、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入编多种作品集。

用线条进行艺术的歌舞,对于一个青年书法家来说,不仅需要积极的人生态度,还需要勃发的艺术才情。一颗激荡的心,决定着一个书法家的胸襟和视野,当然也决定着一个书法家的书法品质。军人出生的吴建华,一边坚守着军人生活给他带来的简单中的坚守和纯净,一边在黑白线条中宣泄着内心深处涌动的风云。

作为一名青年书法家,吴建华在书法创作道路上有欢乐、有痛苦、有执著、有彷徨,那灵动的点线,有时似水,有时像或,让他慨叹生命之轻。

吴建华师从著名书法家姜华。姜华是淮安师范学院书法教授,拜书法教授为师,吴建华获得了更多的书法理论的滋养。在跟老师的学习过程中,吴建华跟老师学习写字,也跟老师学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比如豁达、比如热烈、比如雄健、比如大气,把自己的秉性和气质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简单的点画和浓淡的墨色才会成为自己的语言。

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之后,吴建华对自己的书法理论上的学习和书法技艺上的探研要求得更高了。吴建华知道,在书法创作中,近年来新书派和传统书派构成了中国书法创作的独特风景。新书派在注重内容的同时更注重形式,而传统书派则对书法进行传统意义的坚守。对此,吴建华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在他心中,一个青年书法家首先要打下坚实的书法功底,有了“功底”作铺垫,形式的精彩才能展开。因为无论是新书派,抑或传统书派,只要处理好书法创作中的“本”“末”问题,一切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新书派不能脱离传统书法艺术的滋养,传统书法也不能固守“传统”而一层不化。脱离了书法传统的新书派是无本之末,没有创新意识的传统书派也会因为游离于时代而走进象牙之塔。所以,理解了“本”“末”的关系问题,新书派和传统书派的书法创作就多了一份沟通和理解,就多了一份通融和豁达,书法艺术创作就会百花争妍,绚丽无比。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吴建华的书法是这样一番景象,楷书清丽内敛不失儒雅稳健、行草潇洒飘逸不失力量对比、隶书厚实质朴不失俊朗灵动、篆书古朴方正不失月朗清风,吴建华的书房里,无疑呈现着淮安水世界的坚韧和柔情。以为在他的心中,书法是表达内心世界的,至于书法的形式和形态,应该为内心的波澜。

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吴建华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创作的作品应该和时代合拍。因为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特定的语境,就书法创作来说,书法基本材料以及社会审美的变化,进行笔墨技巧、水墨效果的探索是一个书法家应该具有的基本创作态度,但是一切的探索都应该遵其“性”,改变其“性”,就什么都不是了,比如,本原的用笔是有其固有的方式的,改变了用笔的方式,就改变其创作的形态,书法创作就容易走向异端。

吴建华知道,新书派和传统书法仅仅反映的是艺术创作的表象,真正的书者应该书其心志。将作品的内核和灵魂上升到对社会、对人生、对命运的理解和把握。所谓“书者舒也;书者如也。”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比如苏东坡的《寒食诗》。它们中哪一件艺术珍品不饱含对时代的记述对命运的抗争和对人生的喟叹。《兰亭序》看似恬静优美的江南田园,实质却暗藏急流,汹涌不已;《祭侄稿》以血泪文字,在淋淋洒洒中写出了颜真卿在失去亲人之后的悲愤和斗志;而《寒食诗》则读出了一个落魄诗人面对命运的无奈抗争。这旷世绝伦的三件帖宝,每一件都不是情感的娇纵和诗意的撰造,它是情感的流露情怀的绽放,它们已经脱离了结字、气韵、章法、美丑的境界,而赋予每个生动的字和标点以生命的灵魂。 而这些,都是紧贴时代脉搏,和时代生息相连的。这些作品的神采之处,都出自他们纯净的而又宽广的心灵。

只有追摹大师,才能认识自己。吴建华认为,大师的作品永远像太阳,昭示着他如何前行。“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啊。调整好心态,轻装前行,这样可以学着大师的样子,简单生活,淡然处世,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吴建华说作为凡夫俗子,在书法创作中努力做到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让作品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以为,一个年轻的书法家如果要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就要懂得观照历史和时代,就要用一颗向上的心慰藉艺术创作中的孤单心灵。

用笔墨线条进行艺术的歌舞,成为吴建华的理想和追求。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