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走来
通讯员 《新华在线网》祁成志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主编、博导/尚辉
中国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40年因打开国际艺术视野,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理念而推进的现代性变革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的确,从中国画“穷途末日”论而反省中国画僵死的既定程式,并由此而进行的“观念更新”,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有关媒介凸显与观念图像转用于中国画,也真正开启了从中国画到水墨画艺术形态的转换。现代水墨的实验性破解了传统“笔墨”概念,把“用笔”阐释为现代绘画的“线条”,把“用墨”化解为“色彩”,也便从根本上将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向演绎为具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特质的水墨艺术。刘国松对于笔墨的新解和吴冠中提出的“笔墨等于零”都强调了中国画的现代视觉体验性,或许也可以说,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实性转变之后,力图借助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来推进水墨媒介的文化身份以及这种水墨艺术的视觉体验性创新。
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画的这种现代性突围与变革,也一直受到来自中国文化内部的抵制与反弹。从中国画内部进行的“继承性创新”而造就的陈子庄、黄秋园等在新时期的被重新发掘,对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和以现代主义艺术变革中国画的一种反拨而形成的新文人画潮,对“笔墨等于零”现代水墨的一种反制而掀起的“黄宾虹热”,等等,其实都试图在中国画被不断的西化过程中而力图找回中国文化的某种自尊与自信,这股张力总是把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拉回到中国文化的母体上,认为“无笔无墨等于零”,由此捍卫“笔墨”作为中国画命脉的某种不能被替代、不能被损毁的价值底限。人们看到,在中国画这40年的现代性变革中,传统一直起着校准中国画现代变革的目标与方位的重要作用,传统张力的这种护卫也最终钳制了水墨现代性的文化属性,使中国画的变革最终回到民族文化的领地。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画现代性的突围有多远,其传统的反弹就有多大;而传统的回缩有多紧,其突围变革的力量也便有多强。突围与回归,似乎构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一种矛盾运动。
这个展览汇集的12位画家——张江舟、丁杰、满维起、吕绍福、邹立颖、张立柱、蔡超、刘建、唐允明、张龙新、张文来、谢晓虹,都是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长并在当代画坛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画家。他们深受改革开放大潮的思想激励,立足于中国画的现代性探索。但他们对中国画现代性变革的理解,已从单纯的“求新”“求变”而转向在变革中如何能够更深刻、更稳健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面貌,他们在汲取写实造型和现代视觉体验的同时,也都更多地力求把这样一种现实性的表达及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能够和传统笔墨、人格修为及文化境界结合在一体,他们力求让自己的作品跨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们给自己设定的路线图既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显然,中国画的这种现代性转型,要比单纯模仿西方现代主义的语言转换要艰难而深刻得多,这或许也是他们艺术渐趋成型并臻高度的一种体现。他们以“从传统走来”为各自艺术提纯的创作目标与治学路径,正显示了经历改革开放的艺术家,已经更坚定地站立在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之上而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国画现代性形态的真正构建。
参展画家
蔡超
1944年出生,上海嘉定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兼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院务委员兼研究员、中国友好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南昌大学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南昌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西画院名誉院长、南昌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对外友协书画院艺委会主任、中国友联画院艺委会委员。曾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西书画院院长、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创作中心主任,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评委,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吕绍福
1950年生于武汉,祖籍安徽旌德。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曾任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
唐允明
唐允明,1953年生于上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学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山水画会顾问。
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83年考取西南地区首位山水画研究生,导师为冯建吴、李文信教授。曾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系主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作品多次获得重要奖项。其中,代表作《野山》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红岭》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奖,及该展最高奖项“日中友好会馆”大奖。《秋》获96`中日现代水墨画交流展金奖。作品还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大量作品由重要美术刊物发表及专栏介绍,并编入《中国美术全集》。作品由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曾被文化部聘为中国美术年画展评委。
满维起
1954年出生于天津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水墨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文化部高评委;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两届获奖;先后参加百年中国画展,黄宾虹学术奖展等国内重大展览;1997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百杰;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先后出版中国画作品及著作二十余种。
张立柱
1956年生,陕西武功人,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一级美术师,陕西美协副主席。七七级西安美院国画系本科暨研究生,毕业留系任教,后调入陕西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曾任陕西国画院院长。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金奖。
丁杰
丁杰,江苏如东丰利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全国美术展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顾问、特聘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家乡南通政府兴建了丁杰美术馆。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湖南省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在俄罗斯、法国、泰国、古巴、日本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举办邀请展、联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1997年出席第十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杰出艺术家奖”。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贵州省美术馆、青海省美术馆、湖南省美术馆等美术机构收藏。应邀为中南海、国务院、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外交部、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地创作巨幅作品并陈列。
先后出版个人画集多部。
张文来
1959年生于江苏常熟、籍贯南通,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画院理事会理事、深圳画院客座画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常熟美术家协会主席、常熟书画院专职画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黑龙江省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大连中山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常熟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东莞莞城美术馆、黄山市美术馆、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等收藏。
刘建
1960年生于安徽淮南,祖籍山东文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友联画院画家、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邹立颖
1960年出生,吉林东丰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书画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双聘教授,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邹立颖水墨人物高研班导师,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副院长兼艺委会秘书长,海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江舟
张江舟,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江舟以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学术文章与创作实绩相互映发而显于世”(曹玉林语),其中国画作品多以历史事件和现实人生为题,倡导艺术创作的精神性功能和现实文化意义,崇尚崇高、壮美、圣洁、博大的审美境界。其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热血一二·九–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和《高地》、《士兵》、《大梦典》、《日全食》、《花逝》、《伤恋》、《极地光》、《流萤谷》、《殇•戊子记忆》系列等作品,以壮阔的精神气象,深切的人文关怀和鲜明的当代特征,实践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理想的不懈追求。《格桑花开》系列作品是张江舟艺术实践中的另类成果,画面中由牧人、牦牛、草场、阳光构成的和谐生活之境,透射出作者置身都市繁华,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美学的深情向往,以远离现代文明的方式,实现了对都市文化的深刻反省。
张龙新
张龙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三届硕士课程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谢晓虹
谢晓虹,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艺术硕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
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第十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建党七十周年全国优秀作品展,中国艺术大展——历史画和主题性创作展等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重要展览。
连续两届入选湖北省百人美术人才培养工程并获c类奖励,多次获省展金、银、铜以及学术奖,获楚天文华美术大奖和“屈原文艺奖”。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谢晓虹自选画辑》、《都市言情》。
代表作品有《鲁迅与史沫特莱》、《痕迹》、《兄妹开荒》、《穆柯寨191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