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知止

来源:搜狐    作者:周凤森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05    
一阴一阳谓之道途,一捭一阖之谓术数,术数欲取,道心知止。
如今人们都知道让生命膨胀却不愿让生命收缩,快乐不是因为我们拥有很多而是需要的很少,所以人生最大的学问是在知止处下功夫!我们在茫茫历程中因为背负的东西越少故生命的痕迹越长,此为止于负重;一路上我们会遭遇很多岔口,只有依据自己良心标向走下去的人才可能不留悔恨,此为止于良心;物若泥粒,人若尘埃,万物万象在天地间的确非常渺小,只能用心去拥抱万物才知天地就在心中,此为止于心界。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从容淡定,却又不愿意放下自己充满欲望的心呢?情感的本质是缘分的碰撞,缘分尽时剩下的全是责任。而我们一生会面对很多缘分,但只能选择一个缘分陪伴终生,一旦选定了就把所有的爱润养到这一朵花上……
知止是天地之律,知止是智者之识。大道之理就是不执著春夏秋冬之美物,而是按四季律纪走下去,只有放下眼前的,才能看到未来的。我们学会把心量无限扩大,直到没有了美丑善恶为止,这时你的眼中只有缘生缘灭,浑然太极。
小孩的哭声往往来自委屈,然而慢慢我们也会明白,委屈其实是心量狭小的伴生物。人生的功绩,不以拥有多少外物去衡量,而以心中装下多少外物去衡量,人生的修练,就是让人在大喜与大悲之后归于平淡,当心与日月同辉时,乌云也是一道美景,反之心与针尖比类时,花朵也会成为幸福的障碍!
停下躁动的脚步,偶尔放松地大唱一次,不为练成歌手,而是以此调理自己内心气理。做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去常常帮助别人,在困挫时我们才知道,为我们降下及时雨都是自己曾经力助的人缘飘然而至,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如果总觉得自己周围君子太少小人又太多,那就把自己修炼成君子吧,在君子的眼睛里只有君子的风采,没有小人的作为,这就是有容乃大,在佛的眼睛里没有众生只有佛,就是这个道理。菩萨就是发愿救度世界而不求回报的人,若要修佛必须先从菩萨做起,从知止做起……
知止就是自知,就是明了自己的物质边界和精神边界,知止就是脱负,心力正如心脏般面积越大负担越重,我们有多大心力就设定多远的人生边界,宁愿大马拉小车轻松上路,也不要小牛拉大车气喘吁吁,试问多少青春少年累倒在人生路上,就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边界和背负能力。当然很多道理讲起来很简单,身临其境时却不知所措,所以修炼内心是个功夫,这需要长期坚持,外不执于物,内不住于心,花开花落,流水溪竹,缘来缘去,云卷云舒,只赏其美不落凡思,只观其洁不沾纤尘,口为心户谣传止于智者,言为心声善语发于智者。人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语言向外反馈,心直口快虽不城府,但有友助,半吐半隐虽说老成,却被人防。生活中如果你历经三次交往仍看不透他就坚决放弃他,人生的所有陷井往往就来自这些模糊跟进之中……
权力的知止却是千万凭柄勿祸害他人,权力的本质是稀缺而权力的结果是依附,权力的久用是民心而权力的基础是道德,权力的认同是威信而权力的稳定是认同。所以用权知止不是不去作为,而是自知无为而治造福人民的意义所在。适当放缓你的脚步吧,“春风得意马踢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仅为马上观花而已,下的马来你会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停止,详数具观大千世界的缤纷烂漫!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