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汪 凯
字无香,号真水堂。1970年生于江苏泗阳,师承王志安先生、石开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刻字艺术网栏目主编,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常州市刻字协会主席,曾任清华美院王志安书法刻字艺术工作室助理导师,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基地汪凯篆刻艺术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南山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印社会员,民革党员。
作品入展:
2003年
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历届学员优秀作品展获三等奖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2004年
全国第二届“羲之杯”书法大赛优秀奖
全国首届“小榄杯”书法艺术展优秀奖
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
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参展
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作品展获全国奖
第八届国际刻字艺术艺术交流展
2005年
全国“冼夫人杯”书法艺术展
全国第五届篆刻展
全国首届“岳安杯”国际书法论坛书法优秀奖
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艺术展三等奖
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入展
西泠印社首届三大展书法单项最高奖
全国第三届书法百家精品展
2006年
全国首届行草大展行书(提名奖)
入选2006年中国青年书法百强榜
江苏省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最高奖
全国“文汇·宣城杯”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全国第六届刻字艺术展提名奖
2007年篆刻作品应邀参加北京长风拍卖公司篆刻专场拍卖
2008年
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全国奖
2009年
获全国第三届现代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2010年
全国第八届刻字艺术展全国奖
2011年
入展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会员优秀作品展
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现代刻字艺术优秀工作者”称号
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提名奖
2012年全国第九届刻字艺术展
第一、二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推荐作家
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刻字艺术交流展。
2014年论文入选第四届西泠印社印学高峰论坛。另有两篇论文发表于《印说》《青少年书法报》等。
著有《古印章探微》。
现代刻字艺术是以书法、刀法、立体构成、色彩和观念、思想文化、审美理想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个有意义的艺术形式,具有整体美、意境美、刀法美、立体造型美、材质的本身美等特点,集绘画、雕塑、工艺、篆刻等艺术为一体;现代刻字的非具象追求是装饰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表现,它体现汉字的非具象时属于刻意夸张的表现,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装饰效果。
一直以来,汪凯老师都致力于现代刻字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参加学术交流,培养书刻人才,推动书刻艺术健康发展。但是,现代刻字艺术最讲究的还是潜心创作。工作之余,汪凯老师就在自己的工作室蒲园一刀一笔、一凿一刻,心无旁骛,通宵达旦,在不断的构思和实践中提升自己。
当然,艺术是需要交流的,现代刻字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蒲园也是群英荟萃,一群爱好现代刻字艺术的朋友在汪凯老师的工作室一起研究,大家一起畅谈,一起动手操作。
汪凯老师介绍,现代刻字艺术是中国传统刻字、刻画艺术走向审美自觉的一种表现。在创作探索中,借助于汉字书法的变形,运用夸张手法对汉字笔划构成,进行设计组合、挪移和解构,力求做到文意内涵与视觉效果的双重呈现。在此之外,通过肌理骨骼、刀味,同时借助于色彩的渲染,运用光影及透视,充分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些作品还将传统与现代刻字艺术互为融合,以增强视觉衝击与反差,力求作品的表达要在庄严中不失鲜活,委婉曲折中也不失静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一场新兴艺术形式的探索中,汪凯老师凭借着对完美杰作的执着,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坚持,远远大于其所包含的工艺价值。
这是刀与笔的交响乐,这是传统与创新的艺术碰撞,这是一种实践的自由,从过去到未来,维系和回归了人性的本质。
更多汪凯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