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小楷、行草辟新境

来源:扬子鉴藏    作者:扬子鉴藏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03    

通讯员 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时代春光”江苏当代名家书画大展

——第五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2日-18日

开幕时间:2019年6月12日下午15:00

展览地点: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江苏省现代美术馆1、2、3号厅

扬子晚报携手70位江苏当代名家,隆重推出第五届扬子晚报艺术节——“时代春光”江苏当代名家书画大展,画笔颂祖国,传递中国声音。本次书画大展将运用全媒体手段进行传播。除了展览前在扬子鉴藏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参展艺术家之外,还将运用直播、视频、H5等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播交流。

本期推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先生。李啸的书法诸体兼擅,尤以小楷、行草书的创造性、高品位,在当代可谓成就杰出。

☆参展艺术家:李啸

李啸,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书记、副馆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林散之奖”、“翁同和奖”。入选中国书协“全国三名工程”等专业展览数百次。

获奖、入展

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2006年);

林散之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2008年);

中国江南文化节――“翁同和书法奖”(2009年);

世界华人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展优秀奖(2007年);

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铜奖(2004年);

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2007年);

“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2007年);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会员优秀作品展”(2011年);

中国书协主办全国首届“三名工程”(2012 年);

以及全国展、中青展、行书展、草书展、正书展、楹联展、扇面展等专业展览100多次,10余次获奖。曾多次担任中国书协展览评委,如新人展、册页展、扇面展、老年展等。

论文、专著

文章见诸《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赏评》、《书与画》、《书画艺术》、《南京大学学报》等数十种专业刊物。

“语文新课标准读本”《李啸书法艺术欣赏·古诗导读》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出版《李啸书法艺术》、《腕底清风――李啸书法作品集》、《李啸楷书册页》、《书画等级考核辅导丛书》等。

收藏、勒石

书法作品被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专业机构收藏。作品及辞条收入《中国书法大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书法卷》《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李啸卷》《中国当代实力派书家李啸研究》、《中国60年代代表性书家》等。

作品被全国100多处碑林勒石,中国美术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荣誉及其他

2005年率江苏省青少年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2007年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访问韩国;

2008年被授予“书法百杰”称号;

2009年被《中国书画》杂志评为“江苏十大青年书法家”;

2010年被《书法报》评为“兰亭诸子”;

2010年随中国书协代表团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汉字之美书法展览”;

2011年被授予“江苏省第三届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1年在《书法报》举行的全国百位优秀书法家评比中,网络投票名列第一。

☆李啸参展作品

刘禹锡诗

“朱红翠绿”对联

《滁州西涧》

更多李啸作品欣赏

 

2014年 李啸书 宫扇绢本行书 《石涛题竹》 高67cm×宽29cm

2014年 李啸书 楷书信笺 《刘熙载书概句2》 高18cm×宽18cm

2014年 李啸书 楷书对联 《“深院、曲栏”联》 高106cm×宽20cm×2

2014年李啸书 信笺小楷 《刘青定衍极注句》 高18cm×宽18cm

2014年 李啸书 团扇楷书 《董其昌题画》 高36cm×宽36cm

2014年 李啸书 团扇行楷 《刘熙载书概句》 高36cm×宽36cm

2014年 李啸书 隶书斗方 《醉心翰素》 高48cm×宽48cm

2014年李啸书 信笺隶书 《金农题杂花图册》 高27.5cm×宽18cm

2014年李啸书 信笺小楷 《董其昌书圆通偈后》 高27.5cm×宽17.5cm

2014年李啸书 草书斗方 《杜甫春日忆李白》 高90cm×宽90cm

2014年李啸书 信笺行草 《郑板桥题竹图》 高27.5cm×宽18cm

2014年李啸书 信笺小楷 《刘熙载书概6》 高27.5cm×宽18cm

李 啸 书 法 解 读

文/尉天池
 

李啸的书法诸体兼擅,尤以小楷、行草书的创造性、高品位,在当代可谓成就杰出。

他的小字楷书,以师承北朝墓志中简约的笔法、多变的笔势、豁朗的布白、奇逸的体态为主干,兼取钟繇横向宽舒雍容的气度,王羲之、王献之纵向修长清通的风姿,并以些许隶书波磔的笔法增添飘洒优游的意味。从而以碑帖兼容、取法宽泛、融合浑然为内质,创作出质妍并茂、体势峻拔、气息清脱、韵致醇雅的自家风范。他那小楷之所以能标立高格,还在于他对小楷的形体虽小,但要小中见大等艺理的深透认知。因此,他用笔力避繁缛、务求简约,甚至笔画的细节也有所省略;点画宁短勿长、不求平直;点画之间宁让勿粘。尤其在形体的构成中,他以夸张的手法,使攲正、收展、虚实、动静等各个矛盾着的情势,由强烈的对立转化为和合相依。以上诸多因素的互为作用,使形体甚小的小楷书生发出了体势开豁、气局宏阔、气象博大的艺术效应。小楷在当代已退出实用舞台的状况下,他以自己的艺术理念、情思和手段追求小楷的创变与出新,并力排密实、刻板,远离单调、平庸,这对拓展小楷艺术的表现力,维持小楷艺术的生命力有着现实而长远的意义。至于他那方寸以上的楷书,与其所作小楷的法理相通,这是出自一人之手的必然。但也有显然不同之处,这就是在体制上汲取唐代褚遂良楷书严整中笔势灵动,宽舒中神凝气畅的特点,加之采用北朝楷书中刚强厚重的方笔技法及注入行书爽快率意的用笔情味,于是形成了既宽展丰厚又生动流便的艺术风格。

他的行书,以王羲之、米芾a、董其昌等为师范,以风格清灵为概要。他的草书,以王羲之、怀素、董其昌的风范为归向,以风格畅逸为主导。他师承古典行书、草书,注重遗貌取神、探求法则、领会意趣,从而朝着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的创作趋向进展。笔者认为,他将行、草两种书体整合成篇的行草作品,具有开辟新境的意义。他充分调动行、草书多变性的活质,在行书的构成部件中引入草书笔法,使行书更加活泼,并与草书使转、引带的笔法、笔情、笔意、笔势应接及变通,从而凸显出在草书引领下的行草联动成篇的崭新格局。他的行草书以草法居多,且意气轩昂,正是其以写草书的心怀,体现情的注入、气的流动、神的交融、韵的生发的结果。又因他的行草书走笔之际一任自然、变化多端,使得清丽、潇洒、率真、宕逸等多种风情随心而出,从而显现出他那境由心造、和而不同、异彩纷呈的创作能力。特别是他在师承东晋以来行草轨范的基础上,在行草的血脉融汇、意气勃然等方面创出了特色、开辟了新境。从而对当代行草书的创作与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2014年6月于南京

(尉天池:中国书协顾问、江苏省书协名誉主席、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