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访谈网宜兴讯(杨超 韩同瑞) 日前,我们在江苏省宜兴环科园久力创业园明远堂工作室内,这里与紫砂陶刻艺术家徐夕强先生畅谈他的艺术人生。他年过五十岁,身高1.78米许,方形的脸庞、双目透出智慧的神采。我们感受到一位普通的农民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成长为不平凡的一名陶刻艺术家与书法家,他的成功体现了我国一位平凡百姓实现自己艺术梦想的奋斗精神。

图为紫砂陶刻艺术家徐夕强先生
学习让他插上翅膀在艺术的海洋中翱翔
徐夕强出生于宜兴新街一位贫农的家庭,他读到初中毕业后就走向了社会,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他先后在企业做过工,为乡镇跑过招商引资工作。他喜欢武术,在八十年代末在北京跟随著名武术家程式八卦掌第四代掌门人司珍老师学习,现为程式八卦掌第五代弟子。他好学上进,很快掌握了有关传统武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成为一名武术骨干。他还爱好诗词、摄影、书画等。他在学习中国传统书法的过程中,刻苦自学,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理论与有关书法的专业知识。
他学书五体兼修,擅长小楷,精于榜书。篆学李斯、李冰阳、邓石如、楷以顔真卿《多宝塔》入手,后学欧阳询九成宫,现代名家田英章和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行书学二王《兰亭序》,赵孟頫、董其昌,草书从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入手,隶临史晨碑、曹全碑,现代大家刘炳森。据徐夕强先生介绍:他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热心朋友的帮助,书法老师张天武、高磊对他的书法学习进行认真指导,使他领悟了书法练习中的一些技术要领,克服了一些学习书法中的困惑。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的书法作品终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他成为世界书法艺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宜兴工作室主任,并担任常务理事,宜兴雪蓑寺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务。
年过五十学成紫砂陶刻艺术 立志传承中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年过五十的徐夕强先生怀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定信念,他向比自己年轻的宜兴吾牛陶紫砂研究院的张德林老师学习紫砂雕刻艺术。在宜兴丁蜀镇“吾牛陶工作室”了解徐夕强刻苦学艺的不平凡的历程时,张德林先生认为:他被徐夕强徒弟的求学精神所感动,自己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他。张德林先生认为:紫砂雕刻技术的难点在于对书画作品的整体把握要准确,其次,要对雕刻艺术有执着的追求。在用刀方面,雕刻刀口在紫砂上走时,要掌握好用刀的力度,刀口的发力会出现忽左忽右,力度大小要灵活控制,以表现创作的书画内容,一幅书画有时需要成千上万刀,点面的正确刻画处理形成画面,从而画面的堆积形成动人的层次感,创作出动人的艺术作品。有的书画家在宣纸上能灵动地表现出作品的神采,然而,当他们用雕刻刀去创作作品时,他的动刀就不能很好地表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徐夕强出生于宜兴新街一位贫农的家庭,他读到初中毕业后就走向了社会,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他先后在企业做过工,为乡镇跑过招商引资工作。他喜欢武术,在八十年代末在北京跟随著名武术家程式八卦掌第四代掌门人司珍老师学习,现为程式八卦掌第五代弟子。他好学上进,很快掌握了有关传统武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成为一名武术骨干。他还爱好诗词、摄影、书画等。他在学习中国传统书法的过程中,刻苦自学,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理论与有关书法的专业知识。
他学书五体兼修,擅长小楷,精于榜书。篆学李斯、李冰阳、邓石如、楷以顔真卿《多宝塔》入手,后学欧阳询九成宫,现代名家田英章和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行书学二王《兰亭序》,赵孟頫、董其昌,草书从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入手,隶临史晨碑、曹全碑,现代大家刘炳森。据徐夕强先生介绍:他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热心朋友的帮助,书法老师张天武、高磊对他的书法学习进行认真指导,使他领悟了书法练习中的一些技术要领,克服了一些学习书法中的困惑。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的书法作品终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他成为世界书法艺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宜兴工作室主任,并担任常务理事,宜兴雪蓑寺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务。
年过五十学成紫砂陶刻艺术 立志传承中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年过五十的徐夕强先生怀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定信念,他向比自己年轻的宜兴吾牛陶紫砂研究院的张德林老师学习紫砂雕刻艺术。在宜兴丁蜀镇“吾牛陶工作室”了解徐夕强刻苦学艺的不平凡的历程时,张德林先生认为:他被徐夕强徒弟的求学精神所感动,自己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他。张德林先生认为:紫砂雕刻技术的难点在于对书画作品的整体把握要准确,其次,要对雕刻艺术有执着的追求。在用刀方面,雕刻刀口在紫砂上走时,要掌握好用刀的力度,刀口的发力会出现忽左忽右,力度大小要灵活控制,以表现创作的书画内容,一幅书画有时需要成千上万刀,点面的正确刻画处理形成画面,从而画面的堆积形成动人的层次感,创作出动人的艺术作品。有的书画家在宣纸上能灵动地表现出作品的神采,然而,当他们用雕刻刀去创作作品时,他的动刀就不能很好地表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图为徐夕强创作的紫砂陶刻艺术作品
徐夕强在“吾牛陶工作室”内用雕刻刀现场创作书画作品,他的刀法娴熟,动刀自如,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我们随后看到徐夕强对所创作作品进行了艺术分析,并受到张德林先生对雕刻艺术方面的好评。

图右三为徐夕强先生正在雕刻作品,右二为张德林老师,右一为杨超
书画艺术要通过雕刻把紫砂作品表现出来 体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宜兴明远堂工作室内,陈列着他许多精心创作的挂盘等紫砂工艺品,五体书法作品。他谈到了书法创作的艰辛与付出,为了完成一幅“千字文”书法创作,他写了250多张宣纸,用墨几十斤,几乎到了忘我创作的程度。他说:自己准备在北京举办一次书法与紫砂雕刻艺术个人展览,现在正积极进行作品创作筹备工作,以实现自己的让书画艺术与紫砂雕刻艺术走得更远的梦想,为宜兴乃至江苏的艺术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自创诗“书画之乡”雕刻在紫砂挂盘上,内容为:书画之乡远名扬,教授家园茶飘香。陶都竹海洞连天,宜兴美景胜苏杭。另一首诗为“学子读书”,创作内容为:学子读书知春秋,熟背唐诗三百首。四书五经需牢记,劝群莫去赏红楼。这些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并对观赏者具有教育意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江苏省宜兴紫砂雕刻家徐夕强通过刻苦自学成才的故事,再次印证了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成功的鲜花总会开出艳丽的花朵。同时,我们也由衷地祝愿他在书法与紫砂艺术之路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杨超
在宜兴明远堂工作室内,陈列着他许多精心创作的挂盘等紫砂工艺品,五体书法作品。他谈到了书法创作的艰辛与付出,为了完成一幅“千字文”书法创作,他写了250多张宣纸,用墨几十斤,几乎到了忘我创作的程度。他说:自己准备在北京举办一次书法与紫砂雕刻艺术个人展览,现在正积极进行作品创作筹备工作,以实现自己的让书画艺术与紫砂雕刻艺术走得更远的梦想,为宜兴乃至江苏的艺术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自创诗“书画之乡”雕刻在紫砂挂盘上,内容为:书画之乡远名扬,教授家园茶飘香。陶都竹海洞连天,宜兴美景胜苏杭。另一首诗为“学子读书”,创作内容为:学子读书知春秋,熟背唐诗三百首。四书五经需牢记,劝群莫去赏红楼。这些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并对观赏者具有教育意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江苏省宜兴紫砂雕刻家徐夕强通过刻苦自学成才的故事,再次印证了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成功的鲜花总会开出艳丽的花朵。同时,我们也由衷地祝愿他在书法与紫砂艺术之路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