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剑无锋 大爱无声

来源:搜狐    作者:杨树山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3    

——记新昌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单剑锋

早闻其名,新昌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单剑锋,手术刀为剑,克顽症先锋。近识其人,就在今年“中国抗癌日”的义诊现场,重剑无锋,跃然心上。随访其人,他的故事闪烁于从医二十多年的奋进路上,大爱无声,非同凡响。

一、敬畏生命铸重剑

单剑锋医师是个运动达人,身体很棒,看似年轻,而从医已有二十多年,担任科主任四年多。

这二十余年来,他以院为家,科室每年手术千余例,肛肠癌手术百余例,其中约五、六成是他主刀或者参与完成的。尊重患者,敬重生命,做到疑难杂症的确诊、重症病人的有效治疗、多系统创伤的成功手术,迫使他负重前行,始终坚持阅读大量医学期刊杂志和外出交流培训,保持着业余时间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特别是在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后仍不放下医学书,继续走上攻读研究生的艰辛而快乐之路。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他建立了一本医疗“生死簿”,见证这铸成重剑的过程。自他2005年升为主治医师起,就对自己所经手的肿瘤患者治疗状况进行特殊、重点的记录,从这些看似无常的病例中,不断归纳、总结、借鉴,造福于后来者。整整十五年了,“生死簿”记载了厚厚三大本,尽管有的人走了,但他在不时的翻阅中仍怀念他们,感谢他们,有的已成为他生活中的朋友。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重剑泣血成,不负有心人。

重剑无锋担重任

单剑锋所率的团队近三十人,其中医生十人,除他一个主任医师外,还有四个副主任医师,整个团队实力较强、非常优秀,他协助钱峻院长创肛肠外科MDT多学科诊疗团队,2019年科室更是被列入绍兴市重点学科,成为县级医院的一块招牌。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为了医院的荣誉和病人的利益冲锋在前。

周围县市的一些患者经常慕名而来,所以整个楼层的45张病床时时容纳不下,走廊往往要添加10张以上病床。今年疫情期间医院出于安全考虑,不再允许走廊加床,只有将部分病人转移到其他科室,医生查房也只能辛苦一点,多个楼层上下跑。

他给科室设了个“健康肛肠”的公众号,经常在上面交流经验,进行科普宣教,推进团队凝心聚力,提升专业水平。前些天有位老年患者进院治疗,沪杭都去看过,肺、肝、肠都有病灶,但癌症原发灶不明,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大。上级医院建议根据其中一个病灶穿刺活检结果化疗。这副重担敢不敢挑?确实需要勇气,更要有底气。他相信自己,也信任整个团队的力量。他率一班人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和所做检查,认为根据精准治疗的原则,患者应该切除肠道病灶,减瘤同时明确病理和原发灶,再行综合治疗,团队一群人接手后群策群力制定多套方案,精心分析排除疑点,术后查漏补缺善加照料,一有情况有关人员随叫随到,让病人与家属很是感动。手术效果非常好,明确诊断为肺癌肝转移小肠转移,下一步治疗方案也顺利确定。在病人出院时,单医师坚持退还这位患者的家属5000元加油卡,“在我这里,这个口子绝不能开!”医术不是交易,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就是医生不竭追求的动力。

医患携手赢重生

重视每一个病人的意愿、感受、病况及手术,不堪重负,往往很难,但他不负初心,坚持至今。就像他每日清晨的晨跑,初时跑不远就气喘吁吁,几年坚持下来,如今跑个二十公里也颇轻松。

他说“保持身强力壮,才能每次手术如临战场,精神抖擞,心细如丝。”日复一日,他总是术前如履薄冰,注重细节:术中如握重剑,用心感受:术后每天躬身床旁,观察病情,一直到患者痊愈出院才如释重负。“手术刀,重千金”,他面对许多疑难杂症时的心情是沉重的,而面临抽丝剥茧的繁杂工作却是乐意的,重剑舞久了就举重若轻。他常说: “医者仁心,还应当包括与时俱进的医术,开阔的诊疗思路,以及医者使命担当。”既治病更去暖心,他总是换位思考,用爱与信心去治疗患者的心灵。有位83岁的老阿姨直肠癌手术很顺利,但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仍无法挽留生命。医患相处久了,且倾注这么多心血,而还是没从癌魔手中救下她,一段时间他心情沉重。这时,办完老阿姨后事的子女们突然集体来访,给科室送来了一面锦旗,由衷地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这让他很是感动,重病人就是重医德,他这把重剑才能舞的动,重点学科的重担才能挑得起,他与团队才能突破重围为更多的患者赢得重生。

四、大爱无声胜有声

一入杏林深如海,唯有奉献光和爱。医生属于天使般的职业,选择从医,就是选择奉献。作为肛肠外科主任医师,单剑锋面对慕名而来的患者,常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不仅一床难求,也有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然而“有时候生命的浓度比长度更重要”,“病人所体现出来热爱生命的特质,更让我震撼。”他总换位思考,处处为病人着想,医治有限,关爱无限,赢来夸赞声,带来更忙碌。他认为医生身体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为了病人和工作的,始终坚持清晨长跑,保持强健的体魄,应对超负荷的工作,以更加细心、认真的工作和精益求精,回报患者的信任与期盼,适应患者需求和临床需要。近五年里他义务献血1500毫升,他说你献一次血,临床上可能就是挽救了一个病人的生命,专业之外还能救人,真体现他的医者仁心。去年7月底,他前往四川阿坝州小金县,翻越4000多米的巴朗山,克服高原反应,为那里的藏民义诊看病,给医护人员上培训课,圆满完成任务。今年2月初,他又是抢先报名参加发热门诊的工作,坚守岗位,尽心尽责,不放过发热患者中任何一个疑似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抗疫是场阻击战,目前仍未完胜,抗癌更是持久战,攻坚克难,任重道远。今后更多的感人故事必将夯实他的从医之路,重剑无锋开康途,大爱无声方舟渡。

作者:杨树山

编辑:毛凤君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