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云率中国长城志愿者宣讲团走进西水峪和黄花城长城段学习考察

来源:新华在线网    作者:朱长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10    
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初,发起人是朱长云先生。组成人员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热衷于保护文物的人士组成。 宗旨是:奉献、团结、和谐、进步!目的是:联合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发扬光大!同时,邀请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领导、社会名人作为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的顾问;为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的长久地、健康地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已邀请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先生为顾问)。
 
文化引领航程     志愿服务先行

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文保志愿者自发、自愿走进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巡视并学习文物保护单位的发展史;为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提供信息,同时,提高对文物本身的了解,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是公益组织,其成立目的就是联合社会各界人士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弘扬正能量”为己任;发起人是朱长云先生。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已近五个年头了;2018初由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先生提议、由朱长云发起的"中国长城志愿者宣传团"成立一周年来;志愿者走进"齐长城、八达岭古长城、张家口长城段、司马台长城段、西水峪长城及黄花城长城段”等,使大家进一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史和不同时期修建的长城及其历史作用。期间,他们走进中小学校进行演讲,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和社会的强烈反响,他们的活动得到有关领导的赞扬!
为纪念<古北口镇城>长城和司马台长城、西水峪长城段以及黄花城长城段等长城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16周年和《中国长城志愿者宣讲团》成立一周年,近期中国长城志愿者宣讲团将组织宣讲团成员和文保志愿者走进长城、了解长城;宣讲团一行(赵德平、刘玉红、丁鋒、丁卫华老师和文保志愿者赵彰、孟小生、高俊亮老师分别参加近期的活动)在发起人朱长云团长的带领下分别来到密云古北口村,参观、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古北口镇城>,详细了解了“长城——古北口镇城”的悠久历史。同时,参观、考察蟠龙山长城段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密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北口战役阵亡烈士墓”和“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何鲁丽题词)”以及密云县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财神庙”、“杨令公庙”。了解到该村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地势险恶,素有“京师锁钥”之称。近日又到“西水峪长城及黄花城长城段”进行了考察,朱长云、赵德平、高俊亮先生参加本次全程活动。

走进“西水峪长城及黄花城长城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怀柔区域的西水峪长城:西水峪村自然村落----西水峪村 西水峪民俗度假村位于怀柔九渡河镇,距北京城区60公里,据记载是修建明长城时逐渐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西临风景秀丽的小西湖自然风景... 山水间的长城,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西水峪长城,是明代蓟镇居庸关最东端的边守要塞。东连慕田峪石佛口东,西连居庸关,关口为西水峪关,有正城一道,水门一空,堡城一座,城铺一间,过门一空,挡马墙一道,为明代黄花路长城重要关口,至今长城保存完好,气势雄伟,其中有水上长城一段,为西水峪景区一绝。
黄花城长城:  山上盘旋的长城叫黄花城长城,因漫山遍野的黄花而得名。此处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城,为定都北京做准备。永乐五年(1407)朱棣命人卜选十三陵陵址。由此可见,黄花城长城始建时间早于北京城2年,早于十三陵3年。      黄花城长城自永乐二年(1404)始建,至万历二十年(1592)修建完成,修城持续了188年,近两个世纪。此段长城长度为12.4公里,占怀柔境内长城总长度(61.5公里)的20%。有空心敌台40处,实心敌台9处,墙台5处,隘口8处。黄花城长城建筑精细,位置险要,其“拥护山陵,势若肩背,似唇齿之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因此处长城距北京市70公里,十三陵25公里,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是护卫明“十三陵”的重要门户,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明史有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夏四月驾幸此地的记载。     水库大坝东侧山上的城楼称之为东流石楼。因地处西水峪关东侧,据传,在修筑长城时,时有流石滚落,故当地百姓称此楼为东流石楼。它是景区内的群峰之首,登楼远眺,景区景观便可尽收眼底。  长城三大特点:1、以原始著称,此段长城古朴自然,保持着明朝时期的原始风貌;2、长城结构以大石条为主,坚固无比,有固若金汤之称;3、三段长城入水,形成水中长城的景观。    

为增加防御力量,明代在怀柔境内修建了外长城和内长城。黄花城长城就属于内长城,且是怀柔境内长城的最西段,也是明代蓟镇居庸关的最东端。黄花城长城虽然没有八达岭的雄伟壮观,没有慕田峪的清灵俊秀,却保留着一份原始与古朴,给人以沧桑之美。    黄花城水长城位置险要,受到历朝重视。至明代,黄花城长城不仅担负着守护京师的任务,同时也是看护明皇陵的重要门户,因此一直有重兵驻扎于此,并且不断加固,整段长城的防御工程技术和防御指挥体系设计水平远远高出其他朝代。黄花城水长城自西水峪水库起,东至小城峪的一段长城,充分体现了黄花城长城在修建时的用心良苦和对此段长城的重视程度。
 
据介绍,小城峪段长城中的一段为倒“V”字长城,蜿蜒若游龙入湖,所以人称“龙吸水”,是明代蔡凯将军亲自踏勘地形,并指挥修建的,并将长城北面的高山纳入了长城以内,形成了今天的倒“V”字形,城墙据传是用小米熬汤砌筑,整段长城极坚固而又险峻,所以这段长城又被称“金汤长城”。黄花城长城原顺山脊而建,解放后当地修建西水峪水库时,将三段城墙淹于水下,而出现了城在水下的景观,如果站立在西水域水库大坝之上,可将水上水下的长城尽揽于眼中。黄花城水长城已经600多年的风雨历程,长城边大明古栗园百亩园中近百棵棵500多岁的古板栗树可以为其作证,这些明代屯关守城的士兵所种的古板栗树如今郁郁苍苍,盘根错节,至今仍在默默守望。还有每至仲夏都会开满长城内外的黄花,也是几百年来黄花城长城风风雨雨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中国长城志愿者宣讲团发起人朱长云和赵德平老师在文保志愿者高俊亮先生的全程陪同下参观考察了位于怀柔区的“西水峪长城及黄花城长城段”,大家有交流有探讨;高俊亮先生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怀柔人,一路走来,高先生为大家讲解此处长城的故事和历史以及该地区发展变化;大家同感,做为文保志愿者是无尚光荣的;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尽心尽力是应该的,是高尚情操的重要体现!  经高俊亮先生提议将“西湖小院”做为“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考察长城基地(西湖小院既有餐饮服务又有住宿,可容纳200人的用餐服务);朱队长和赵德平老师非常感谢高先生的一路陪伴和盛情款待;共同期盼“明长城保护”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学习考察结束后,交流座谈时大家一致表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护文化的载体——文物;弘扬正能量,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做好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长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共同筑起二十一世纪新的伟大"长城"!(文图   朱长云)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