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由美丽中国媒体联盟与华艺书韵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大型媒体活动,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这个时代中国杰出艺术家。
杜照安,男,汉,1945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庞庄村。副处,中级,原莱芜市(地级)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证件编号:FYRZ0100010115G,《中国文化金融发展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特级书画家》档案编号:BZGwL202010280021J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文艺协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等。
杜甫诗《望岳》 8平尺
-解读杜照安书法艺术
我和很多热爱书法艺术的朋友一样,是从杜照安先生的书法作品认识他的,是他的作品吸引了我,久而久之,使我对他有了深刻的了解。
杜照安有着深厚的书法理论基础,良好的汉字书写功底,广识博学的综合文化素质,刻苦认真的自学毅力与创新精神,优秀的艺术道德境界和艺术品格,这便使他的书法艺术有了灵气和生命力。
孟浩然诗 8平尺
综观他的书法作品使人感到新而不薄,华而不媚,成篇作品不失法度,少字作品不失大器,柔刚相济,雄秀并举,血肉丰满,结构天成。师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取宠。此乃“众多古人铸于心,予以笔,集百家之长融于他自己。”
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平尺
他的书法肥而有骨,骨肉相济,活泼而灵动。那用笔的多变,章法的烂熟,上下的映带,左右的顾盼,错落起伏,跃然纸上。在那流动的线条中,方圆、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枯、湿多变灵活。大气磅礴如行云流水,真可谓标新立异、匠心独具,已有了自己独特的笔法和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杜甫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韻》 8平尺
他的艺术魅力不仅仅给人以艺术欣赏,而且给人以精神享受。他的作品,“柔中有刚、秀中见奇,乃笔爽爽而有神助。”我“赏罢杜照安的书法,再理解书中内容,真有沐浴、更衣、焚香之后捧读线装书之感。线香、墨香、字香、文香四香皆溢,鼻舒、眼悦、心旷、神怡四享俱佳。”写出了读者的真情实感。
王维诗《过香积寺》 8平尺
他并没有骄傲,他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写心、写思想、写感情。杜照安先生的书法已达到了这一境界。他把传统的书法技巧有机地同现代书法相结合,用抽象的奇妙书法技巧大胆地创新,其丰富的墨色变化妙不可言,字一笔书就,一气呵成,俨然蛟龙戏水,巨龙游天,把写意画的用笔手法溶入字中,字中有画,画为字用,行笔错落起伏,气度非凡,使观者叫绝。写出了他对笔墨人生的感悟。
李白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8平尺
对于杜照安先生来说,书法是他一生的热爱和追求,也是因为这份执着,他的人生比平常多了几份坎坷,也多了几份精彩。
韦应物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8平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法家杜照安,他以外若飞仙,飘逸洒脱,内似硬汉,刚筋铁骨,一笔一划写出恒久的人格魅力。他甘于寂寞,以天生的素质对书法这种艺术的醉梦般的钟情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书法艺术的殿堂。
中石
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 8平尺
毛泽东主席《送瘟神》 8平尺。
《龙字中堂》 16平尺
《虎字中堂》 16平尺
《道字中堂》 16平尺
《鹰字中堂》 16平尺
《鸡字中堂》 16平尺
《福字中堂》 16平尺
《茶字中掌》 16平尺
《寿字中堂》 16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