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当代艺术家——周光辉

来源:搜狐    作者:邓楠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12    

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发掘展示当代艺术家风采及优秀作品,由多家单位共同推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大型活动,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当代艺术家。

周光辉,1946年出生,笔名寒星、号静雷轩主。

潜心中国画西部山川大漠的创作研究五十余年,曾参加"全国第一、三、四、五、六、八、九届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全国首届风情画大展"、"全国书画院院长中国画新作展"、"澳门东方国际名家教授书画展"等50余种全国各类大型书画展览,第九届全国山水画大展七十位终身成就奖之一。

1999年、2000年被日、韩等十几个国际艺术团体共同评审,作品获国际金奖、银奖,并获个人成就大奖和金奖艺术家、全国山水画200强及全国第六届山水画展60强等称号,第八届全国山水画银奖,第八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铜奖、优秀奖等各类奖项数十次。

作品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日现代美术通鉴》、《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画册》、《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展优秀作品集》、《中国美协全国书画特辑》等数十部大型典籍。出版个人专辑11部,被多家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评介报道。

墨既是色,色既是墨——周光辉谈新疆山水画创作

原创 周光辉

"新疆是个美丽、神奇、富饶的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这些美好的字眼已是许许多多的诗人歌唱家们歌颂新疆时常用的词语。而画家(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家们)如何用手中的画笔以中国画的形式来描绘新疆。艺术地再现新疆的神奇美丽,几乎是每一个对新疆山水感兴趣的画家们的心愿。

新疆独特的地貌特征,必须要有适合于表现它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建立起适合于指导新疆山水画创作的理论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那边山里有歌声 68x68cm

走遍天山南北,三山两盆地。无论是在春夏秋冬的季节,还是在青松雪岭之巅,无论是在丘壑峡谷,还是在草原湖泊;无论是在大漠戈壁深处,还是在胡杨芦苇生长的地方。无不充满着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神奇的造型。其呈现的特征,你是无法用传统的笔墨语言来表达的。古人创造的各类技法,都是每位有历史坐标意义的画家们在他们各自的生活,熟悉的环境里发现创造的。开创了属于他们各自的艺术面貌和风格。由于自古以来基本上没有画家涉足这里,也没有表现新疆的名画留世。表现新疆可供借鉴的东西少得可怜,但是,古人却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精辟的总结了他们的宝贵经验。——"随类赋彩、应物象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已成为我们今天画家的指路明灯。

雪嶺之水天山来 90x90cm

如何在新疆这片先辈画家们未曾开垦过的处女地上开拓创新,只有两条路:一是临摹,这些拿来主义,是学习前人的笔墨技法,是基本功训练。二是写生,这是创作的源泉,只有通过写生,在生活中发现,才能创造出一套适合表现新疆的艺术语言。

每一位有成就的大师都是从他们所熟悉的地方开始的。而在写生中我却发现,面对新疆独特的自然地貌你无法套用古人的笔墨技法,你只能学习前人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在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的原则指导下,面对眼前实景去分析理解,然后创造出适合于表现你眼前物像的笔墨技法和形式语言、神、形兼备的再现它,几乎所有在新疆写生的画家和来新疆旅游的人都会被新疆的博大而神奇,粗旷而秀美以及色彩的丰富绚丽所震撼。色彩几乎成了新疆山川景象的一大主流特征。

抛开了色彩,几乎无法表现深秋十月金灿灿的胡杨。盛夏百花盛开的牧场,那晨曦中金光闪闪的雪峰、晚霞笼罩下的山峦、还有那些赤红的峡谷、青紫色的群峰……。

如果你只用"分五色"的墨来表现,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哪怕你再有本事把墨分成十色、百色,你也无法给观众表达你眼前令人震撼,令人陶醉的绚丽斑斓的色彩感受。于是色彩便成了西部山水画一种特殊,而且是必须的语言形式。我们必须摆脱重墨轻色的传统审美情趣的束缚。重新建立起属于新疆的山水画理论体系,建立适合新疆的审美标准。不能用吃海鲜的标准来品评我们的烤羊肉。

如何不失传统中国画的特色,又能有机地将色彩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中,便成了我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更准确生动的表现眼前的一切,于是我便把色当成墨,有时也把墨当成色,用传统的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的方法创造性的任意挥洒皴擦、点染,以求较准确的表现对眼前景物的感受。在写生中不知不觉的创造出一套适合表现新疆景物特征的技法。使之既不失传统的中国画之笔墨精魂,又能较精确、生动、神形兼备的表现眼前的一切,这大概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愿"吧。

墨和色不是对立的,墨即是色,色即是墨。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墨色互补,才能准确生动的表现新疆山川特征。新疆将是中国山水画开拓的新领域,色彩必定是中国画技法突破的最大空间。

晨炊 68x68cm

山含秋意树披锦 90x90cm

红山水库 68x68cm

西域秋意 160x80cm

塞外艳秋 138x68cm

天山草原碧连天 138x68cm

山高水长情更长 180x90cm

西域重秋 240x120cm

寄情西域山水,笔绘胡杨精神

——记新疆著名山水画家周光辉

原创 大山 自媒体人

周光辉钟爱西域山水的创作和研究,足迹遍布新疆天山南北,尤以胡杨题材的作品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几十年来他在新疆轮台县、且末县、伊吾县、尉犁县、木垒县的原始胡杨林写生创作。虽然都是胡杨林,但是各地的胡杨林却不尽相同,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形态、神韵和个性。地域、季节不同展现出千姿百态的魅力,这就是胡杨树。

周光辉钟爱西域山水的创作和研究,足迹遍布新疆天山南北,尤以胡杨题材的作品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几十年来他在新疆轮台县、且末县、伊吾县、尉犁县、木垒县的原始胡杨林写生创作。虽然都是胡杨林,但是各地的胡杨林却不尽相同,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形态、神韵和个性。地域、季节不同展现出千姿百态的魅力,这就是胡杨树。

胡杨树任凭沙暴肆虐,任凭干旱和盐碱的侵蚀,以及严寒和酷暑的打击而顽强地生存,不到大漠不知胡杨之壮美,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如今胡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和载体。

千万年了,变的是历史风云,不变的是胡杨的精神!

呼啸的风沙如铁锉一般刮磨着它的身躯,酷热的阳光炽烤着它的筋骨,凛冽的寒风如狼牙虎爪般撕咬着它的肌肤。

它倒下来了,不屈的枝杈怒指天空,翘起的主根如烈士僵硬的白骨。

它倒了,而千年不朽。却像折戟的战士,又如冲天的火炬,似苍龙腾跃,虬蟠狂舞……古战场的悲壮气氛弥漫在天地间。几千年来它的形象在告诉后人"没有荒凉的沙漠,只有荒凉的人生"

新疆军旅作家周涛先生叮嘱青年朋友:"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而这棵大树非胡杨莫属。周光辉说"面对胡杨,应该是在向一位智者朝拜"

周光辉用自己手中的毛笔,尽情地挥洒、喷涌般地宣泄,用对胡杨的深刻理解和满腔的激情讴歌它、赞美它!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心灵感悟在描绘着胡杨的精神,他画的胡杨是苍劲的、是顽强的、是充满生机和有灵魂的。他画胡杨取法于自然而不拘泥于自然,高度地取其精神所在,读他的作品就是在欣赏一幅幅胡杨礼赞的画卷,他赞美胡杨精神讴歌大美新疆,成就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正如他在《新疆山水画创作漫谈》中所说:"新疆山水画创作,首先要遵循中国传统画的理念"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新疆的自然山水与内地的山水千差万别。其形、其色绝不同与内地的山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真切感受,只有在写生中才能发现和创造出适合表现新疆山水的艺术语境(笔法、墨法、各种皴法)。仅仅靠"墨分五色"是绝对不能真实完整表达新疆自然山川面貌的。所以,我主张"墨即是色,色即是墨"。墨色互补,以墨当色,以色当墨。只有突破中国传统绘画中"重墨轻色"的偏见,摆脱传统套路的束缚,才可能找到准确表现新疆山水的新的艺术语言。新疆山水创作必将为我国山水画创作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中国传统绘画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

他说:"自古以来,所有历史上有坐标意义和里程碑式的画家都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呈现的,都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的,都有支撑自己艺术创作的理论体系。他们都在描绘别人未曾描绘的美景,创造了适合于他们所表现对象的艺术语言。各种笔墨技法,皴法是在画家们对客观对象的观察了解,体会中产生的(即"六法中"的应物象形)因此,每个有成就的画家的贡献都在于创新,而他们的创新都在于画了别人没有画过的东西。创造了适合于他们所表现的物象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前所未有的新的笔墨技法与理论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

中原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原书画报》社长兼总编、中原美术馆馆长,著名艺术评论家张本平先生这样评说周光辉:"他海纳百川,博采新知,心胸开阔,吞吐大荒。其钟情历史,又不脱离当代,钟情自然,又不脱离人文,钟情传统,又不脱离创新,以一管之笔,描绘出了新疆山水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壮美画卷"。

中国美协理事、新疆美协主席邓维东先生这样评价周光辉:"他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作品不断升华,也使他在艺术圈里名声大噪,他所倚重的浓烈色彩与厚实笔触,成为其作品的独特坐标。浓墨重彩抒豪情,从这里出发,相信周光辉可以攀登艺术征途的更高峰。当然,我们希冀他在色与墨的挥洒中创造一个更为宽广而深刻,充满浪漫情调的新疆山水画新天地"。

浓墨重彩抒豪情,大笔挥就新疆玉

——周光辉其人其画

原创 邓维东 原新疆美协主席

去年初春时节,周光辉拿来许多山水写生稿和新作找我,说是要办个人作品展,还要出山水作品集,嘱我写点什么。因为是多年老朋友,彼此很熟悉,我便满口应承下来。谁知总也抽不出空,一拖再拖,春夏秋冬,一个轮回,又是春暖花开,竟无片纸。几次朋友聚会,见到周光辉,他还未张嘴,我自不好意思起来,忙不迭的先道歉:下回见面,一定交稿。周光辉只是笑笑:不忙,不忙,再等等。我心中自责起来,亏得人家光辉兄大度,不曾计较,否则,凭他那气度,只需大手一挥:还拖呵,拉倒吧!

在新疆艺术圈里,周光辉是我极熟悉的朋友,因年长于我,又是同乡,于是更增加了几分亲切,便直呼其老周。记不清二十余年前的哪个月份,似乎也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天池书画院"揭牌,各界友人云集博格达峰山下。全国书画名家齐集一堂,昌吉政府大小官员无一缺席。又是画展开幕式,又是作品研讨会,把个雪山之巅的一池清水搅的沸沸扬扬。一位壮汉,腰杆挺拔,气度不凡,声如宏钟,侃侃而谈。先介绍天池书画院成立宗旨和运作方式,后手指几幅八尺大作,如数家珍,称在此写生月余,此处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松林,都了然于心。自此之后,我便与这位来自昌吉的画家周光辉结下情谊,且随岁月而友谊不断加深。

周光辉是个性情中人,敢爱敢恨,只要是他喜欢的,他便直截了当,粗声大嗓,高谈阔论,既不会深思熟虑,也不会太顾及旁人的感受,有时像个顽童,即便错了,大咧咧拱手一拜,算是道歉。别的姑且不论,喝酒为例:好友相聚,他敬别人酒,从来都是一饮而尽,别人敬他更是杯杯见底,义气满怀,豪气冲天。没有那么多客套和礼节:是朋友,够哥们,那就干了!周光辉有着刚正毅勇,特立独行的性格。敢作敢当,无论领导还是上司,只要他瞧不上,从不主动迎合,更不委屈自己去溜虚拍马。更有甚者,哪位带长的官员得罪了他,骂一句:狗屁水平。他我行我素,信马由缰。当然,他要是认为这个人够水平,有能力,便会折服,哪怕官小管不着他,年少没他资历深,他也相敬如宾,还每次主动送上作品,称兄道弟。他作画善于思索,边画边体味,要是有点闪光的东西,他立马记下来,形成文字,成为理性的总结。他时常半夜惊醒,挑灯作画至天明,旁人上班,他却倒头呼呼大睡。

周光辉有着自己的独特艺术见解和处世哲学。他外表粗犷,心中儒雅。貌似狂放,实则内敛。在昌吉,周光辉是名人,头顶着许多光环。他是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疆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新疆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新疆昌吉州政协九届常委,昌吉政协书画研究院院长,新疆画院特聘画家,昌吉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昌吉市文联副主席,昌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由于周光辉担任昌吉州、市两地美协负责人,他一方面自己要从事艺术创作,另一方面还必须组织协调州内、省区、甚至与全国艺术家的文化交流活动。他先后在北京、广州、厦门、南昌、福州、烟台等地,或参加全国名家联展,或举办个人山水作品展。多年以来,他在创作与管理两个方面协调的游刃有余,昌吉美术界近年十分活跃,令自治区文艺界刮目相看。这里面有周光辉的辛勤与劳作。正因如此,他被昌吉市评为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昌吉州党委政府首批命名的文化体育名人。

和许多有志于在山水画方面创立自己独特风貌的画家一样,周光辉几十年来,将自己的艺术视角定位在西部新疆这片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艺术家,他对新疆的山川河流倾注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用画笔表现边塞大地的雄奇壮美是他从小立下的志愿。早年,周光辉曾先后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协国画研修班深造学习。进出于名牌大学,受益于名师指点。既对现当代美术思潮有自己的思考,又咀嚼过中华文化的传统精髓。他深知,历史上凡有大成就的山水画家,在一生的艺术生涯中,都走着一条既师古人、又师造化的创作之路,从唐宋众多的山水画宗师,到当代如李可染、黄宾虹、刘海栗这样的大家,无不沿着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独创一派画风的道路走过来。他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奉行"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庄子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美在大自然。"等至理名言深信不疑,并始终贯穿于艺术实践。从艺数十载,他与大山为伴,常背上行囊,钻进天山深处的荒坡野岭,风餐露宿,数月不归,收集了大量素材,创作了大量作品。大自然不仅使他获得了灵感,赋予了这个艺术赤子的灵性,也铸造了他博大的胸怀,滋养了他狂放不羁,充满浪漫激情的性格。

综观周光辉近年山水新作,已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其一:活泼灵动,不拘一格。因其源自生活,取法自然,一草一木,一溪一坡,都生机勃发,令观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其二:用笔凝重,用色大胆。关于新疆山水画的色彩,他从来都认为是大有可创造的空间,他常与同行争论,说墨即色,色即墨。因而在他的作品里,色彩的运用非常夸张,纯化而直率,简单且明了。阳光与色彩成为他追逐和表现西部山水形态的着眼点;其三:讲究气势,强调书写。他对江浙水墨自古以来的柔美娟秀,清丽典雅并不推崇,致力于以博奇浑厚,苍凉雄壮为基调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力图从长安画派的笔墨中发掘延伸。

周光辉的艺术创作已进入到一个想对较成熟的时期,他的作品不断出现在各种展览会和学术刊物上。2000年《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精品集》收录了他的"相伴千年"。"夕阳染西域"入选《全国第四届当代山水画展》。2003年抗非典时期,他的作品"天山神秘大峡谷"在《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全国中国画特辑》位列其中。2004年,他的泼墨重彩"丝路秋韵",作为特邀作品参加《走进郑州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至于当今文艺盛世所编著的《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日现代美术通鉴》、《国际现代书画名家画册》……等等大型典籍,也每每相邀入典。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周光辉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作品不断升华,也使他在艺术圈里名声大燥,他所倚重的浓烈色彩与厚实笔触,成为其作品的独特坐标。浓墨重彩抒豪情,从这里出发,相信周光辉可以攀登艺术征途的更高峰。当然,我们希冀他在色与墨的挥洒中创造一个更为宽广而深刻,充满浪漫情调的新疆山水画新天地。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