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传承好经典,弘扬好中国文化是中华儿女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中华儿女,皆应以饱满热情,实际行动去传承经典,领略中华文化之奥秘,弘扬中华文化之精髓。
![]()
马宏峰,字乐耕,号乐耕山人,1961年7月生于江苏句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书法家,江苏省公务员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镇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句容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句容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行草书展、正书展、林散之奖、江苏省书法奖等,中国画作品入展“邮驿路.运河情”、“中国梦.丹青颂”、“河山入画图”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及邀请展,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首届江苏美术节铜奖,第二届江苏山水画展铜奖,第十届、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银奖,首届、第三届“新京江画派”中国画作品展金奖,镇江市政府文学艺术奖等。
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第四届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江苏省基层文联工作先进个人,首届镇江市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镇江市先进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马宏峰作品》、《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马宏峰专辑》、《马宏峰书画作品集》、《中国当代实力派艺术名家·马宏峰书与画》等。《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国家艺术》、《美术大观》、《美与时代》等报刊曾作专题介绍并发表多篇论文。
![]()
《白居易诗意图》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10年
书画谓同源 贤家作同修
——记著名书画家马宏峰
赵子昂有论,写竹还需八法通,需知书画本来同!由此论为发端,书画同源成为共识,书画同修 则是艺术家传承文化正脉的行动。画家马宏峰就是一位书画同修的贤才。他不仅熟谙山水创作,书法写得也见恣意抒情。其山水作品结构大气,布局精微,有非常娴熟的笔墨功夫。书法则作锋纤往来,浑圆淳和,力含其中,结体端庄典雅,又不失欹正相生,变化多姿,韵律与神采跃然纸上。以书入画,以画益书,书画同修,皆有造诣。
马宏峰的山水作品,远师宋元文人山水的创作格局,非常重视笔墨的表现力。骨法用笔的特征相当明显。长线一气呵成,短线顿挫有致,笔笔相生,绝不让一根线条成为散兵游勇。不怕线条多如雨,皆可以组织得法,不凌不乱,把中国画线造型的本质属性表现得非常透彻。执笔对景造意,既可以为山水传神,也可以为山水立骨,写意云上山巅,四面俊厚,当然是毫无滞碍,遂心应用!
![]()
《孟郊游终南山》 诗意图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13年
古人论山水,认为墨活则山水活,水活则墨活。善用水者,气韵生动。不善用水者,画山水则如船行旱地,划不得一浆!马宏峰的作品既注重墨色的表现力,浓淡干湿焦,五彩幻神,又非常善于用水,使水利墨而不与之争,有道法自然的表达,可以复沓积墨,层层皴擦,积到七层八层,以至九层十层,仍旧墨色通透,层次分明,可显苍润华滋!也可以水破墨、墨破水,抽象里有具象,具象里有抽象,水墨写乾坤,形神相依,远近相须,虚实相生,笔随意发,把山水的诗意词性表达得相当耐读!
马先生山水以水墨为主,在黑白鲜明的基调中,勾陈布势,墨色盈动,水韵诗成。再赋以青绿淡作渲染,可见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清淑气象!先有应物象形的塑造,再有随类赋彩的渲染,形神兼备,引人卧游!此山水赏心悦目,其形写造化,其意通哲学。或一河两岸秋风渡,或一湾清水抱村流,近看咫尺千里,远观不离座外,时序百年心,乾坤万里眼!好的山水意象,就是这种自然形象与文化意象的紧密结合!
马宏峰先生书法天赋异禀,尤擅行草且成就卓著。马先生行草取法晋唐,实属二王书风之正统。二王书风乃书史之主脉,其“不疾不厉,风归自远”的审美理想,一直成为千古不移之经典。马先生临池不辍,池水尽墨,数十年如一日,以达笔随心动,取象不惑之境界。正如宋人黄庭坚云:“笔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画尾,同是一笔。”此书法用笔之秘诀也。马宏锋先生深谙其玄秘,故能独步当下。纵观其行草书,无论点画之质,还是结体之势,皆有可观处。其行笔细节处游丝满篇,故其能气韵生动。赵孟畛⒃疲�“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此亦书家之至理也。马宏锋先生其用笔能藏骨抱筋,又能含文抱质,既合千古不易之理,又彰显其时代之风采也。
书画谓同源,贤家作同修。画如其人,书如其人。人的修养对书画的品质格局有鲜明影响,俗者作俗,贤者作贤。作为当代书画家,马先生有非常到位的文人修养,是艺坛贤才,所以起笔落笔写贤风雅质,可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潮中,不断追求,勇于探索,追求卓越。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年12月21日
![]()
《梦里家山依旧》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20年
![]()
![]()
《溪居清旷》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20年
![]()
《夏山雨过》 纸本水墨 138x60cm 2019年
![]()
《夏山青翠》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20年
![]()
《溪山晴岚隐幽居》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18年
![]()
《闲看云山心无事》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20年
![]()
《烟雨迷蒙访旧踪》 纸本水墨 138x69cm 2012年
![]()
《清风幽居》 纸本水墨 69x69cm 2016年
![]()
《山色千寻常耸翠》 纸本水墨 69x69cm 2019年
![]()
![]()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
季羡林 《泰山颂》
![]()
前人题画诗三首
![]()
苏轼 《承天寺夜游》
![]()
颜氏家训(节录1)
![]()
古诗四条屏
![]()
古诗四条屏
![]()
古诗四条屏
![]()
古诗四条屏
手机版
|
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