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势在必行

来源:搜狐    作者:风华正茂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2-26    

——新华在线网特邀总编朱长云专访京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凤茹老师

——祝愿“京绣”后继有人 蓬勃发展!

——新华在线网特邀总编朱长云祝愿全国非遗传承人新年快乐!

非遗保护项目“京绣”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李凤茹老师

新华在线网特邀总编朱长云先生专访李凤茹老师并书写“守正”书法作品赠送给“桃李满天下”的李凤茹老师!

据了解,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主要用于供奉皇家宫廷服饰和装饰的绣品。宫廷集中了全国的优秀工匠进京专职织造。 明、清两代宫中特设“绣花局”,因此,京秀融合了全国各种优秀的技法,并将它们发扬光大,成为独树一帜的绣种。

2020年在西城区政府的帮助下,李凤茹老师培训的京绣传承志愿者

京绣在明、清时期最为兴盛,主要服务于宫廷,故被称为“宫绣”;京绣是在北京地区出现的北方绣种,属“燕京八绝”之一。

清朝之后,“绣花局”自行解体,绣工散落在京城各处;民国时期,京绣只能个体作坊的形式存在。1949年以后,公私合营成立了“前门刺绣合作社”。

“京绣”技术最成熟的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绣品以仿照宫廷用品为主,主要用于外贸出口;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家传老绣片:“百子图”

“百子祝寿图”

“京绣”在品种规格上多饰多样,尤其是有些纹样在其它绣种中是不准许使用的,如绣在龙袍、诏书等上的纹样。“京绣”在图案纹样的运用上讲求“吉祥”寓意,内容要丰富充实,绣品上纹样都要被赋予约定成俗的特定含义,即所谓的“图必有意、文必吉祥”。图案以“龙、八吉祥、吉祥八宝、海水和江崖”为主。

“京绣”以材质华贵耳著称,一般选用最好的绸缎为面料,耳绣线除了以蚕丝所制成的绒线外,还以“黄金、白银锤箔”,捻成金、银线大量使用于服饰绣品中。

其手法先用金、银线盘成花纹,然后用色线绣固在纺织平面上,这种用金、银线绣的“龙、凤”等的图案又叫“盘金”,在中国绣品中独一无二,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艺术。

除了在图案的内容、色彩上有严格的规范外,“宫廷绣”对于绣品的标准在针法的分布上也有一些固定的程式和工艺要求,绝不允许存在民间绣品中的那种随意又自如表现个性的主观创作意识。

李凤茹老师特长:“茶道 香道 京绣”;职称是高级教师 ;学历是研究生;第二学历:服装设计;职业是教师,教龄49年;教学管理:16年,英语教学:23年 ;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国家级高级评茶员、国家级调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中国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研究员 ;《留住手艺》杂志艺术顾问 ;是非遗保护项目“京绣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

李凤茹老师在张家口传授茶道课程

李凤茹老师是全国优秀教研员、全国科技创新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北京市优秀科技教师、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素质教育课题研究;为国家级课题组子课题的负责人,撰写发表二十多篇论文;多篇论文获国家一等奖。 在教育部的主持下编写教材,任两本教材主编,并获北京市优秀成果奖。曾做全国、市区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50多节…………多次为来自全国的中小学老师做课程专题培训,很好地履行了学科带头人的职责。 参与了教育部的国培计划: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题目:刺绣与创新。 曾为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的EMBA班授课:茶道香道和中国礼仪文化。为北京教育学院授课,选入学院专家人才库。 为北京服装学院授茶道课程。 在北京及云南多批次培训了茶艺师、评茶员、调香师。

退休以后一直做公益,并在北京等地开设京绣传习所,义务传授京绣。多次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做直播节目:京绣与创新、非遗传承与京绣…………疫情期间线上公益课12次;并参与捐赠医疗物资。 长期为国学学校的孩子们义务讲茶道、香道、非遗京绣…………。目前在北京非遗与设计学院做课题研究并指导京绣教学与京绣技术。

李凤茹老师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非遗京绣节目

李凤茹老师说:“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守住尊严 低调做人”!

李凤茹老师近五十年来,教书育人满天下;为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年来临之际专访李凤茹老师,真心祝福桃李满天

下的李凤茹老师“健康快乐”!

李凤茹老师(左一)参加活动和风筝非遗传承人罗焕文老师(左二)、料器非遗传承人邢兰香老师(右二)、新华在线网特邀总编朱长云先生(右一)合影。

(文 图:风华正茂)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