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田个人经历、学术成就
一、个人经历
2019年7月,被聘为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副院长;
2019年7月,被聘为曲阜鸿儒书画院终身理事会主席;
2019年11月,被聘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二、学术成就
2011年6月,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全军书法作品展览”;
2011年12月,入选中国武警美术书法特别作品展;
2014年3月,作品“春生夏长”荣获中国书法国际交流大展金奖;
2014年4月,作品被碑林博物馆刻碑并收藏;
2015年8月,童式书法作品集萃“军魂”等30幅作品,经中国版权局审核,予以保护;
2016年,获得中国企业报道、中企联盟信息科学研究院颁发的“当代书画巨匠—献礼建党95周年”杯;
2016年6月,获得中国长城文化奖、中国长城杰出艺术家荣誉;
2016年10月,被世界知识画报社评定、提名为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
2017年8月,获得“古建与书画之美-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荣誉;
2017年 11月,被中华文化郑州论坛暨第二十回世界易经大会评定为世界著名国学书法专家;
2018年3月,经全国权威网络媒体及“艺专委”会员单位共同推荐,获得“当代书画界新领军人物”荣誉;
2018年10月,经国礼艺术家网评审鉴定,被授予国礼艺术家称号;
2018年12月,被中国艺术家传承人数据库评定为“弘扬艺术、德艺双馨”艺术家;
2019年,作品、肖像等作为设计素材的相关资料,经国家邮政部门审批,准予出版素有“国家名片”之美誉的邮票、邮品、邮册等;
2019年3月,被评为“特殊贡献人物”;
2019年4月,经国礼艺术家网评定,授予国礼艺术家称号。
2019年4月,“军魂”等16幅童式书法作品,被国家金银制品权威部门制作成纯金版向全国发行;
2019年4月,被评为2019年庆祝建国70 周年-中国艺坛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2019年5月,经纪念建国70周年大型书画展组委会遴选推荐,并荣获“建国70周年艺术家代表人物”称号;
2019年6月,被全国书画大师数据库组织委员会评为“2019最具投资价值艺术家”;
2019年7月,获得中央电视台国际名人百科栏目颁发的特别推荐艺术家杯;
2019年8月,被评为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
2019年8月,经中国收藏指南网的全面考察和审核,被邀请为中国收藏指南网的签约艺术家;
2019年8月,作品“和为贵”及“中马友谊万古长青”,被荣选为国礼作品,在“第二届世界青年文明论坛暨马中青年回儒对话峰会”中赠送;
2020年2月,在2020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中国著名书画领军人物“助力武汉、加油中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国际名人百科文艺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2020年5月,获得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颁发的“展时代篇章、绘大国风范—新时代杰出艺术名家”荣誉证书;
2020年7月,获得中华联墨艺术名优人才库颁发的联墨双艺杯;
2020年8月1日,献礼建军93周年,童式书法个人展在郑州心田国学馆举行。
书法之道贵在阴阳和谐
童心田 书论
开宗明义:书法者,章法、技法、笔法、墨法也;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阴阳者,宇宙、时空、能量之对立统一也。一言一蔽之,书法之道、之妙、之境界,在于书法之形神、主次、大小、奇正、疾徐、刚柔、黑白、浓淡、轻重、方圆、起止等等,和谐共生,对立统一,移形换位,变化无穷也。
阴阳是宇宙、时空、能量,万事万物之本源。
盘古开天地,分阴阳,定时空,显能量,以阴阳为本,时空为象,能量为源。万事万物,至宏至微,皆含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发展变化,对立统一,
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因此,阴阳乃万事万物本身所固有之属性,并由此生成宇宙之基本规律。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之基石。
阴阳互易,时空互行,能量互化,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至阴之中,当有一阳升起,至阳之中,亦有一阴尚存。因此,阴阳是一个“合二为一”的抽象化概念。必须指出的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
阴阳文化是中国书法之本源。
书法以文化为本源,正所谓无文不经典,无文走不远。一个书法家,举手投笔,必才华横溢,挥手成章,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反之,若无八斗之才,五车之学,岂能称为书法家?只配叫做写字匠耳!因此,书法是国学文化传播之载体。字外功是书法家内力真功也!特别是阴阳文化,更是一切书法家的必修课、必由路!
中国书法,源远阴阳。自仓颉造字以来,从鸟文、陶文,到甲骨文、石鼓文,从散氏盘、毛公鼎,到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由籀而篆,自正而草,演绎了中国书法独具魅力的艺术符号,先后涌现了钟张二王,颠张醉素,颜柳欧赵,米蔡苏黄等一大批灿若星辰的书法泰斗,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名家碑帖。可谓精彩纷呈,气象万千。然,万法归宗,无论张迁碑、曹全碑、勤礼碑、宝塔碑、玄秘塔碑、九成宫碑,还是兰亭序帖、圣教序帖、蜀素帖、苕溪诗帖、淳化阁帖、三稀堂法帖,皆离不开阴阳之纲、阴阳之理、阴阳之道、阴阳之法。
汉代书论大师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蔡邕从书法之源、书法之势、书法结体、书法用笔等诸多要素上,指出了书法之道之所在,可谓一语破的,简明深刻。
书法诸法,皆含阴阳。
孙过庭《书谱》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二王妙在何处?
通览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快雪时晴帖等,其气韵、用笔、结体、墨法,无不阴阳和谐。字里行间,更是阴阳互生,刚柔相济,主次搭配,大小错落,黑白相间,虚实结合,疾徐相应,轻重互照,浓淡相宜,甚至情绪高低,喜怒哀乐,瞻前顾后,悲欢离合,亦跃然纸上,为书法之道贵在阴阳和谐做了有力佐证。
由此可见,阴阳文化乃书法之本源,书法乃阴阳文化之载体。
阴阳中的虚与实、刚与柔、拙与巧、方与圆、黑与白、动与静、向与背、肥与瘦等等对立统一思想,与书法创作中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平衡对称、参差错落、奇正相生、收放呼应、轻重缓急、疏密相间、和谐统一的原则,可谓不谋而合。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名列颜柳欧赵之首,有颜筋柳骨之誉。他的字粗犷有力,但用笔多有变化,粗中有细。字里行间更是跌宕起伏,笔划虽粗却不臃肿,笔划刚劲却刚中有柔,皆阴阳和谐使然也。
由此生发开去,阴阳文化,不仅是书法创作的本源、灵魂、核心和境界,亦是书法评判的准绳、尺度、规范和真理。
书法创作中的章法,更彰显阴阳和谐之道。在章法中,正文字要大,落款字要小,落款不能和正文天地平齐;字里行间,要大小错落,干湿相宜,计白当黑,疏密有致,使之气韵生动等等。
明代张绅《书法通释》云:终篇结构,首尾相映。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
由此可见,一篇之中有阴阳,黑白相间,首尾相顾;一字之中有阴阳,横竖撇捺,点提折钩,搭配得当;一笔之中,亦有阴阳,直中有曲,粗中有细,起中有伏,一波三折;嵚印之中仍有阴阳,嵚印的位置、大小、多少、首尾,必须与书法作品整体搭配,画龙点睛,拾遗补缺,相得益彰。即使印章本身也有阴刻、阳刻之讲究。
阴阳文化是书法之至高境界。
仅就一幅书法作品而言,我们常用“形神俱备”誉之。形者,章法,技法,结体,笔法,墨法也;神者,气韵,神采,金石气,书卷气也。特别是作品所透露出来的个人气质,风格,学养等。然而,如果我们统观书法这一整体的艺术形式,其承载则是书法艺术中更为至高无上的精神,即通过书法艺术符号,诠释阴阳和谐之大道,阴阳文化是书法之根本大法。
勿容置疑,阴阳孕育书法,渗透书法,是书法之根本法则和无尚技法。提与按,速与迟,轻与重,动与静,方与圆,露与藏,仰与俯,疏与密,开与合,虚与实,浓与淡,枯与润,相辅相成,纸上太极,再现宇宙万象阴阳和谐之根本规律。
《素问》云:“根本者,阴阳也。”
书法家一旦了悟阴阳,则书道在心,进而心到意到笔到,与天地合,与日月通,与山水行,则灵感生生不息,技法层出不穷,意在笔先,下笔如神,满腹经纶,任意挥洒。胸中块垒,冰消雪融;万丈豪情,火山喷发;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情之外;心无挂碍, 物我两忘,无意而佳,美哉妙哉!
故而断言,书法之道,乃阴阳之道,中庸之道,智慧之道,永恒之道也。
王羲之《议书》云: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于疏,短胜于长。作字之体,须道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密,密则如沉疴缠身。不宜疏,疏则如溺水之禽。不宜长,长则如死蛇挂树。不宜短,短则如踏死蛤蟆。此乃大忌,不可不慎。
此乃书圣现身说法之结晶也,字字珠玑,生动传神,紧扣阴阳之道,解读阴阳之法,当为后学之里程碑也。
综上所述,阴阳是宇宙万象之大道,古典哲学之本源,华夏文化之核心,中国书法之根本。
在众多民族瑰宝中,书法迥然不同于雕塑,绘画,音乐,戏剧,中医,气功,美食,武术,建筑等,不对物象作具体的摹拟写照,无雕饰,无渲染,无色彩,而以高度抽象的艺术符号,高度凝炼的线条律动,把握宇宙万象根本规律,根本大法,再现太极世界,阴阳和谐,对立统一,生生不息,天人合一之境界。
书法之道,贵在阴阳和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