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敦煌归来》:用肢体重写丝绸之路的史诗

来源:未知    作者:娄翔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4    

提到敦煌

眼前仿佛已经浮现

漫天飞扬的黄沙

精美绝伦的飞天壁画

那么,当敦煌“活”起来

会是什么样呢?

舞剧《敦煌归来》

带你换个视角看敦煌

看《敦煌归来》

你需要知道的7件事

——

创作源起

舞剧《敦煌归来》讲述的是敦煌信使团的归来之路,由高进达带领的人马,肩负着传达讯息,向唐朝表明归国心志以及请求支援的重大使命。

 

本剧的创作灵感,正是源自于莫高窟156窟《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这里有敦煌和长安的情感和羁绊——“张议潮收复沙州后,在大中二年(848年)第一时间遣信使团向长安奔去。”

这里的信使团,正是高进达所在的首批信使团

 

信使团

历史中未记录信使团的路线,推测他们从敦煌一直向北,绕道向长安出发。这一路耗时4年,出发时队伍由10人组成,而有记载的只有高进达抵达了长安

 

剧中呈现了六位信使团成员,分别是高进达何法师凤归云怀

 

在敦煌文献中,高进达是唯一被历史记载首批抵达长安的信使团成员,而其他成员的故事和名字早已淹没在黄沙中。

故事章节

03

全新改版升级后的《敦煌归来》由“铭记集结追捕启程虚惊夜袭英灵绝境信念祈愿献图归来”十二个段落组成。

铭记

一座城池、万家灯火。沙州儿女使命在肩。押衙高进达将一分一寸印刻脑海,一草一木铭记于心。

集结

公元848年,沙州城。高进达和信使团战友们在危机四伏中集结,领命将归来的捷报送往长安。

追捕、启程

残余的追击势力搜寻着信使团的行踪。仓促告别家人,信使团相互扶持着踏上漫漫前路。

虚惊

被风沙逼入边陲客栈,信使团险些落入陷阱,所幸客栈女主人石婆助其脱险。

夜袭

夜色潜藏着杀戮、风沙卷集着恐怖。信使团被追击者包围,众英灵魂散荒野。

英灵

点点灯火祭英灵,生与死、爱与痛交织,追忆过往,高进达思绪万千。

绝境

大漠匪徒令信使团身陷绝境,何法师壮烈牺牲、凤归云假意归顺、高进达孤身前行。

信念

战友们的身影渐次远去,风沙也无法磨灭的精神是高进达无畏前行的信念。

祈愿

远方的家园,传来沙州百姓声声呼唤,生死无悔承托起一往无前——信使团终将抵达。

献图、归来

公元851年,长安。押衙高进达代表信使团呈上沙州(敦煌)舆图,全图由他临行前亲身丈量、抵达时亲笔所绘。历经四载,虽九死而不差毫厘……至此,敦煌归来。

 

立方体

04

在敦煌采风的时候,我们的印象中是那些带有色彩的神佛和斑驳感的壁画,但当我们走出洞窟的时候,更大的敦煌是那些没有颜色的沙石

——胡沈员

 

舞美采用12个立方体,延绵起伏,像一块块沙丘,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城墙、残垣断壁、院落等不用空间和意象。最终形成的是一块完整的领土,缺一不可。胡沈员称其为“心目当中真正的敦煌象征,它们是被时间冲刷过的历史记忆”。

 

众生

05

壁画让我想要去想象敦煌百姓的样子,他们的生活和故事。我非常肯定我要做人间的敦煌

当高进达梦回敦煌之时,是敦煌的百姓为他点灯、祈祷,给他传递能量,支撑他走下去。致敬每一位平凡人,这是我们的众生。佛本无相,以众生为相也。

——胡沈员

 

英灵

06

英灵,寓意着整个信使团。他们如同洞窟里的千佛,手捧不灭信念的灯火,照亮了历史的深遂与辉煌,穿越了时空的距离,静静地诉说着远方敦煌百姓的期盼与思念。

 

信念

07

“《敦煌归来》的内核是“信念”,是这部作品温暖的底色。是信使团即便知道他们走的也许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却仍然坚守的不灭的信念。”

我创作的每个作品的元素都不一样,但我觉得有一个内核没有变,就是在寻求一种圆满和团聚。这种圆满团聚是温暖和充满力量的。这可能是在我所有作品当中会隐藏起来的一种能量。

——胡沈员

 

演出详情

 

舞剧《敦煌归来

演出时间 | Date & Time

2025.11.25/26 19:00

演出地点 | Venue

盛京大剧院·歌剧厅

演出票价 | Tickets

VIP480/380/280/180/30(惠民票)

剧院金卡、银卡、缪斯卡会员享受限时7折优惠

普通会员享受限时8折优惠

(惠民票除外)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