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残的道路上,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令我深感自豪的成功案例。它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王娇的女孩,今年28岁,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初次踏入王娇家时,我感受到她的家人对我的排斥与警惕。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对我能否真正帮助王娇充满了疑虑。然而,我深知这是许多家庭面对这类情况时的正常反应。所以,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坚定了我要帮助王娇的决心。
我首先要做的是:与王娇建立信任的关系。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去了解王娇的喜好习惯和生活细节。我发现她对唱歌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便以此为切入点,每次去看望她的时候我都让她教我唱歌,或者和她一起唱我们都会的歌曲。记得有次我为她唱了《朋友别哭》这首歌时,我唱得很投入,也许是这首歌的歌词触到了她心灵的最柔软处,我发现她的眼睛闪着泪光……“朋友别哭,有我你就不会孤独……”通过这种方式,王娇逐渐对我放下了戒备,开始愿意与我交流,我们之间也慢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地与王娇的家人进行细心沟通,我理解她们的担忧与顾虑,所以我耐心地向她们介绍我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以及我为帮助王娇制定的一系列计划。鼓励王娇先与身边的家人友好相处,控制好情绪,再逐渐地与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友好相处,逐渐扩天自己的社交圈子。最后再走向社会,慢慢地融入社会。然后再去考虑找一份简单的工作,让自己在经济上慢慢独立。王娇也很配合我的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互动,我和王娇的家人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王娇的点滴进步。有话好好说,遇到问题能心平气和地与家人沟通,从而增强他们对王娇融入社会的信心。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王娇的家人逐渐转变了态度:从最初的排斥变为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这为王娇的康复创造了良形的家庭家环境。
在专业治疗方面,我和王娇妈妈及时沟通,叮嘱她一定要督促娇娇按时吃药,一定要定期蒂她到医院去复查,把自己内心的疑问和碰到的问题与医生反映,确保王娇能够得到最科学最有效的治疗。同时,我还会为她制定了个生化的生活训练方案。之前,她白天每天都是躺在床上玩手机,不帮家人做家务,自己的女儿也不管。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鼓励和要求她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帮家人做些家务。女儿上幼儿园的接送由她负责,从而明确她作为一个母亲和女儿的担当。偶尔也会陪她一起逛逛街,帮助她如何独立购物,如何与陌生人打招呼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对于王娇来说,却是一个逐渐克服困难、重建自信的过程。我有时去看望她时,也会带些小零食给她女儿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娇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她的精种状态也越来越好。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僻和沉默寡言,而变得开朗乐观起来,脸上也时常洋益着笑容,她开始主动与身边人交流,与邻居们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起来。看到她的这些变化,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更加坚信: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每一个残疾人都会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光芒。
如今,王娇已经能慢慢走向社会,并且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高却能让她开心充满成就感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让她实现经济上的“小独立”,更重要的是让她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可。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贵,与同事们相处融洽,成为了大家眼中积极向上的榜样。
王娇的转变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更是家庭社会以及专业助残团队共同关爱和支持的见证。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助残道路上,我将继续坚守初心,用爱和责任为更多的残疾人点亮希望之灯,让她们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也是属于社会的光彩!
(本文作者:李娟)
(所在单位:江苏华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丁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