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麓喈喈百鸟鸣
落霞拱日入海同
江晚小舟灯火远
泽畔碧深枫正红
青云吐月万家明
薄暮稀光隐孤峰
了了几言却心事
只报君恩数载情
《易经!系辞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谓变。世间一切学问皆不出阴阳之道,世间一切术数也不过阖辟之变。文化、哲学、科学几乎包揽人间道术的全部,道者术之根,术者道之用。文化之用集于悟证教化功能,哲学之用集于辨证指引功能,科学之用集于实证器用功能。术依道而变,依德而化,依物而成,但万变不离其宗。
“德”是什么?确实一言难尽!然而“以德配天”乃千万年来东方文明的思想基石!人生在世不过三功即立德、立业、立言,德之重要性不言而喻。道与德犹如树之本末,道之根源德之物繁,自古德与道两者之间关联密切难舍难分。
“道”是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而德就是依“道”而行的所有收获!故德者“得”也,古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对厚德载物的诠释之义,然德与得在其所求内容方面确实不同!对于人间功利,德为内心无形之精神能量,得为有形显化之物质利益,故而厚德方能载物,故而孔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所以在“德”与“得”之间谁主谁次我们必须选择正确,在立业上自强不息,在立言上字字珠玑,在立德上道行天下。
从伏羲氏起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朝及诸子百家,自古人生方向往往以“明明德”者把握最为正确,并在“德与得”之间进行正确的能量到物质的角色显化,在人生动态之中保持阴阳平衡,宅心之德厚方能载物之得久!自古以来德薄而福大、力小而物重、智浅而权贵最终祸国殃民害人害己的例子比比皆是,故以德治国、以德齐家、以德修身者古来圣贤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