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诗文选:三木秉凤诗文选

来源:搜狐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28    

 

英落秋水绕楼台

书晚垂灯新赋来

月昏庭暗松风泣

霜露无情草木衰

隔岸幽兰香华消

谁裁紫虹染碧霄

锦色千重雨濯透

萤灯章映学舜尧

复落一声滚雷鸣

旧事前因远心惊

不堪回望流年事

覆书临轩听雨声

人之落尘,非为物索,非为情牵,非为缘结,不过修心养性反朴归真矣,真又为何也?真即道也。天地之道,以简化繁,人文之道,以略化术,道无迩远,良知恻怛,虚灵明觉,皆为舜尧。孟子曰“人人皆可为尧舜”,凡圣之别,仅在其心,澄怀观花花则明,寂心观花花亦暗。凡者心系尘私,圣者心融天地。凡人皆有喜怒悲思恐忧惊七情,皆有色声香味触五欲,囿于情欲则为凡,超越情欲则为圣。

生命如花,兀自俏立,待春而放,逢秋而果。人生是一场花谢果成的修行过程,名利富贵仅为修行之副产品。《说文解字》曰“修”之本义,就是以修饰而使其完美,修身就是掌控己之欲望,修心就是掌控己之性情,皆使人臻向完美。而完美的人生,当超越红尘情欲之羁绊,逍遥纵横于天地六合,随心所欲而不逾道。而《大学》之道中所表达的修炼順序,是让人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以及到平天下,此实为修心修身,从到立志、立业、立德、立功、立人、立家、立国到立天下太平的过程。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古之法则,因天之序,今之行为,随心所欲。 凡圣无别,小我大我,别在其心,大心小心,别在其悟。小悟者悟自己,大悟者悟天地。 以天地为己身者,无生无死,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一无异,此岸即是彼岸,此身便是天下身。以身心为己者,苍天为父,大地为母,生于天地,葬于天地,死而复生,生又复死,以此循环往复缘缘相牵。

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人生修炼之目的,从修炼身心到超越身心,就是明了理论并付诸实践,修出天地大我之公心,天人合一其实在于心合,而非物合。小我者,一滴水;大我者,汪洋也。“人天合一”就是让“一滴水”去感受海洋的胸襟,从此这滴水也就折射出海洋的澎湃。 天若有情天亦老,缘生之时天地逢,其实在宇宙眼中,一切万象皆是往返生灭,循环往复,在能量与现象之间相互化生。故而《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