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谈及中国水墨的气韵,山水画的浩然生气独具代表。这是以中国悠久的哲学智慧为根基,逐渐凝聚在中国画家心中、血脉中的中国魂,通过画笔传达、自然流露出的动人的水墨作品。吴冠中先生的山水画从骨法用笔、用色运气皆充满创新。绘画的媒介可以创新,绘画的形式千变万幻,内心的中国魂确实不变坚固的核心,正因如此中国艺术家才经得住时代的检验,中国艺术璀璨悠远。

脱俗特质的现代感
谈及文化工业和艺术生产,多少会存有贬低之意,著名社会学家和艺术史家阿诺德.豪泽尔曾认为艺术作品的商品化伴随着屈辱和艰辛,这似乎又是一个时代化很强的话题。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探索,工业生产是由于人们对量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便是参与度高与广,艺术面向社会,受众人喜爱,那么社会的整个审美水平是有所提升的。
吴冠中先生在村中、百姓中写生时曾说过,百姓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他们是具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只觉得。他们会被美的东西所吸引,即便是说不出那长篇大论的理论。因而,吴先生的艺术是受众广泛的,是突破庸俗与高雅的二分法的。更是具有现代感的,所谓的现代感包含着,民众的参与度,只有越来越融合的,越来越具备交流条件的时代,才可以做得到如此高的参与度。

“超”水墨情境
“超”字可从多角度去分析,超越也可以是跨维度的回归本心。吴先生的山、吴先生长城、吴先生的松柏和油画等等一些艺术,都是简单而丰富的,其中的简单是最终提炼的呈现,我把它定义为回归本心,却也跨越了维度。
就好比从物质媒介的角度来看,许多山边色彩的勾勒都是运用丙烯完成的,运用丙烯干净、鲜亮的物质特性,调出“现代”灰与水墨的黑达到完美结合。
从题材上来看,我们从吴先生的画面中不会感到压力、不会感到强大的过度的振奋。平静、屏气凝神、心静。一轮圆日斜着头挂在山间,山间溪水嬉闹,浸泡着巍峨山体。有时候静静看事物,便会发现这世间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缺一不可的搭配,才会有和谐应运而生,吴先生的山是幅人生哲理画卷,认真做好当下事,每个人都会很幸福,就像吴先生笔下象征性几个红衣绿袍为着生活简单快乐的艺术形象们。

长城如此山川如此、松柏亦是。当静下心来,我们的主观便会减少,才能看的更清一些事物的本质。读吴先生的画,是首先静了心的,这便是超越了我们读画欣赏时的感官刺激,我们更多的学会了凝思。红、黄、蓝根据不同的比例调和便可以出千变万化的色彩,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也是巨大的。可最后真正愿意回归红黄蓝又依旧毫无失落的又有几人呢,人生多爱加法,当做减法亦变为人生态度,便更加近于超越了。

吴先生的画作给了我们很多空间,让我们去感受、让我们去成长,让我们去探索。真正具有跨时代意义,是对每个人都的极富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驻目,静思……










手机版
|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