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绕霭轻
江舟月悬峰
问鼎无须戟
驰骋笔纵横
柳穗压荷英
芳甸桃林穷
莲蓉映湖滟
白鹤跃天冲
古人云:“圣者韬光,智者养晦,贤者剑芒,君子隐能”。忍是一种仁爱之显,忍是一种慈悲为怀,忍是一种自我保护,忍是一种生存技巧,忍是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忍更是人类深邃的德性。但忍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养,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忍与仁皆是一种胸怀,实为事物之一体两面。仁为忍之体,忍为仁之用;忍是消极似虚,仁是积极若谷。事因忍而成就,君因仁而无敌。是故,无忍者则无谋,无仁者则无爱。
忍与仁是东方柔性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东方柔性和谐文化与西方刚性帝国文化,形成了完美的文化太极,世界文明由此碰撞相融。忍与仁,非软弱无能!恰恰相反,它是人类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被动反应,是一种虚怀若谷且胸有成竹的智慧反馈。
《说文解字》中,将“忍”与“能”并论于同文之中。忍者,能也,即忍是能力的体现。子曰:仁者爱人。 故忍连仁并肩而行。古人将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用其包容心的大小,忍受力的大小来衡量,故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说。老子《道德经》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忍就是把尖锐锋利的思想、难以抑制的情怀、粗犷劣俗的举止等收敛起来。让自己变得含蓄内达,涵养厚重。始终用平静淡然的心态,对待波浪涛天。不管风吹浪逐,稳坐钓鱼船,博爱天下,此乃忍化仁也。
忍是一种韬略。反观历史上自古成就天地事业而名垂千古者,孙膑能忍精神之难忍, 方有马陵道战役雪耻大捷。毛泽东能忍新四军皖南之屈,方迎来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夺取全国胜利。是故,并非仅仁者无敌,智慧之忍者当亦无敌天下矣。
手机版
|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