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华诞,举国同庆之时,2022年10月1日上午,“诗画梨洲——四明山水唐诗诗路”燕窝驿站,在我国历史文化名人黄宗羲家乡,浙江省余姚市梨洲街道燕窝村大岭岗启动。当地街道、村委会和市有关部门人员40余人,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参加了简短的启动仪式。活动以唐诗之路燕窝驿站高4米“诗碑”揭幕为标志,诗路驿站竹楼、诗路唐诗大鼓、诗歌朗诵、诗路精品典藏科普馆开馆、重走千年唐诗之路燕窝古道、余姚市社科普及基地授牌的形式,全面展示浙东革命根据地四明山老区梨洲街道燕窝村,一个高山台地村落的诗路驿站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盛大的美丽乡村盛宴。
诗路花海飞燕窝,一路花香到卧龙。浙东唐诗之路燕窝位于四明山梁辉水库高山岭顶,是一个山高林茂的红色、绿色、古色的美丽山乡,由十八个山区小村聚落成村,这里既有唐诗神韵的诗风,留下唐朝陆龟蒙、皮日休等诗人的诗歌编入《全唐诗》书籍,驿站和村落民居所有墙头,以“一诗一画”反映当年诗路和旅人,一路翻越高山、岭岗、走燕窝古道游学赴明州、天台、舟山的唐诗;这里也是一个当年抗战和解放战争高举革命火炬的红色战场,驿站诗路一座“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这里十八位革命英烈,留下抗战时期“请君喝杯四明茶”等多篇浙东四明山革命红色歌谣的诞生地。启动仪式中,当地街道、村民群众代表、市有关部门人员和承办单位余姚市吉龙五金有限公司,以余姚市政协姚江诗社常务副社长张志中的“紫气东来秋送爽,唐诗驿站驻燕窝”现场赋诗达到高潮,韩连岳、费若君、黄建立等代表击响诗路大鼓鼓号,响彻岗岭山川。诗歌鼓声、咏诗好声音带领观众领略四明山梨洲山水,探访燕窝卧龙岗、石门岗、燕窝三十里古道,触摸梨洲街道高山沿途美丽乡村的历史、文化、绿色农林基地的脉搏。
“诗画梨洲—四明山水唐诗诗路”燕窝驿站,整合利用燕窝大岭岗当地山村多幢空余民居、唐诗燕窝古道、浙东红色战场、四明山唐朝至民国诗人的咏叹等资源,分批建设诗路典藏科普馆、诗路卧龙岗、诗路古道、诗路农林油茶石斛基地,以公益性、服务性、科普性为主题,打造四明山北部“四明山水唐诗驿站”,主要以自然生态山水、文化原生态高山村落民居、高山农科研究所、唐朝诗人和历代诗人游历梨洲、书写燕窝诗文、歌咏四明山水、民间制茶、竹编等非遗技艺为载体,充分展现“山水诗风、唐诗秘境、燕窝古道、卧龙流云、燕窝12景”的诗路文化印象。借助诗路,深入探索四明山的山水诗路文化,并以文化赋能,为服务梨洲街道山区、为燕窝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山区共同富裕服务。参与启动活动的游客陆晓旺,是一位87岁高龄的当地收藏家、也是一位四明山区的民间诗人,他说:有一百多位唐朝诗人曾经到过四明山,大诗人李白留下了“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的辉煌篇章,希望唐诗之路燕窝驿站和诗歌朗读、鼓音打击乐的方式,让浙东唐诗之路宁波段,发挥“诗画梨洲—唐诗山水诗路”燕窝驿站作用。国庆假期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先生,他说希望余姚梨洲山水诗路燕窝驿站,要成为一个有磁场的平台,成为宁波四明山唐诗之路的一个节点、一条美丽文明山村的文化诗路带,以文艺、农旅、社科科普的形式进行互动,走山区农文旅富民富村共同富裕提供文化和农林旅赋能服务。
作者:杨鹏飞
摄影:沈建阳 黄绍根
编辑:毛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