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一部震古烁今的木偶演出《八仙过海》刷新了观众对木偶戏的传统认知。突破掉台口的限制,利用当时罕见的声光电特效和八宝武器,海底世界,武打特技等精彩多样的场景道具引爆了木偶戏舞台。随后,该剧便作为中国木偶剧院院团的代表作品赴世界各地演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精品艺术。在国际巡演中,仅在美国的演出就长达84天,走过27个城市,演出100多场次。
今日,《八仙过海》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剧院决定再做突破,重新编排,让经典紧跟时代。本次中国木偶剧院创作团队将向观众展示木偶演出的别样技艺,还有符合当下观众审美和需求的全新视效。
《八仙过海》原创木偶戏将在6月1日再现经典,震撼回归!
剧情的创新
传统题材并不经常出现在日常的生活,所以大多孩子会对这类题材的故事有天然的距离感。此次八仙团队在剧情的设定中下足了功夫,中国木偶剧院艺术总监王磊表示:“为了让剧中的人物对孩子而言有亲和力,我们在剧本的编写中融入了大量具备现代感和童趣味的语言,同时将场景的设定也加入很多孩子熟悉的现代生活画面。例如“海底火锅”的代入:龙蛇精备好火锅等待战利品,声称要涮八仙,延寿命......这些剧情一方面将场景和传统故事相连接,另一方面有现代生活的元素,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剧目除了对传统和现代进行了交融,同时也利用中外文化的类比协助孩子进行理解认知。剧目开头由一对爷孙的对话引入,从国外英雄奥特曼,蜘蛛侠等引向传统英雄——各路神仙,这种类比让孩子更容易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美感的创新
木偶戏的服装源于戏曲,虽然具备厚重的文化和艺术底色,但与现代审美有所脱节。新创《八仙过海》将人物形象和服装道具都严格进行了再设计,在视觉的呈现上,更有现代感,丰富靓丽的舞台形象也更能吸引观众的视角。
在舞美的设计上,艺术总监王导讲到:“八仙剧目在舞台上采用集中和打开的方式。1米7的挡板上是木偶的表演,在表演之上再是宏大的场景。层层递进,让舞台的视觉设计既有遮挡效果又有立体呈现,解决了传统局限又有创新元素,整体视觉更饱满,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6月1日,大型原创传统木偶戏《八仙过海》将在中国木偶剧院隆重出演,阔别30年,这部经典剧作将再次以全新的形象和故事架构和观众见面,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