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生活 • 正文

阳明故里腊梅闹,“七彩云南”论心道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唐勇敏

——回顾2019,展望2020,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2020迎新工作年会侧记

2019年12月28日下午,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2020迎新年会在位于姚江之畔、酱园街的“七彩云南”茶庄“阳明文化研修基地”举行。

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2020迎新工作年会”参会者合影

首先,由余姚市社科院副院长、市社科联副主席杨鹏飞先生致辞:

杨院长感谢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的各位同志为余姚文化发展、繁荣助力。他认为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文化传播工作非常接地气。例如,对梁弄阳明文化的调研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配合当地政府对阳明故里·阳明古镇的建设提出了不少可行性研究的新观点和有分量的研究报告。同时,为余姚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实事,精神可嘉。并希望在新的一年中为推进余姚的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本次会议的重点,由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华建新先生作2019年度工作报告。他说:过去的一年,我院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实打实”地为余姚文化事业做了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概括起来完成了十件大事:

华建新院长在作2019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一、学术研究成果可喜

以文会友,以学术研究成果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与分享成果。2019年,我院参加国内(国际)重大学术研讨会5次,并提交论文。这五次有关阳明学的研讨会分别在浙江绍兴、江西赣州崇义、福建漳州、陕西渭南等地举行。会议举办地大多与阳明先生的行迹及阳明学的传播弘扬有关。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的意义在于通过学术交流、在全国(国际)范围内进行互动,增强了与全国各地大学、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学术信息交流,了解前沿性的学术研究动态。同时,也展示了余姚学者的研究成果,传递了阳明故里人的情怀。本院研究员所撰写的论文还在贵州大学《教育文化论坛》上发表,文章着重论述了阳明先生“万物一体”的学说在阳明心学理论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同。

二、大力推动地方文化建设

余姚作为“文献名邦”“东南名邑”,姚江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博大精深。2019年,本院为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与有关乡镇合作,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梁弄镇举行了“梁弄阳明文化研讨会”、在低塘镇举行了“严子陵文化研讨会”,在小曹娥镇举行了“孝文化研讨会”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相关媒体均作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配合当地政府推进阳明故里·阳明古镇的建设项目,研究院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向市社科联申报了研究课题,并为此举行了两次专题研讨会,与会者献计献策,发表了诸多建设性的观点,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同时,我院研究人员撰写了《阳明故里文化元素融入府前路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研究》一文,为打造阳明故里文化品牌提供了可行性论证,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

三、用心举办阳明心学专题讲座

2019年,我院在传播阳明文化中为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及外地来姚游学团队作专题讲座30余场,受益人员1500余人次。每次讲座事先根据不同的对象精心策划,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创新讲座模式,使参与者学有所得、体有所悟。诸如:为宁波正奕包装有限公司的员工(大多为外省来姚务工人员)作《如何做有良知的好员工》的专题讲座、给市女企业家协会阳明读书会成员作《真三不朽王阳明》的专题讲座、给吉林延边州、贵州黔西南州和浙江丽水经信局干部作《阳明心学及应用》的专题讲座、给市实验一小学学生作《阳明先生教你立志成才》的专题讲座等。

四、为外地来姚游学研修团队做好导学服务工作

一年中,接待外地来姚游学团队共十余批次,计200余人次。为做好研修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事前精心谋划,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设计线路,力求让每个游学者对阳明故里文化及相关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和体验。诸如:在12月15日,受宁大组织的“宁波阳明学第二届全国论坛”主办方的委托,开展了“阳明故里一日游”研修活动。此活动由我院全程组织安排,在行走中考察、探讨阳明故里的学术问题,事后参与活动的专家学者反映好,评价高,创新了研修活动的模式。

五、将阳明文化带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库车小学

为呼应一年一度的宁波(余姚)阳明文化活动周的举行,因新疆库车县阳明小学校长万银巨先生的邀请,华建新院长远赴该校为师生作《王阳明生平事迹与教育思想》的专题报告,该县分管教育的县领导自始至终出席了会议。此行,将阳明心学思想传播到万里之遥的新疆库车,影响很大。

六、帮助阳明街道阳明社区出《阳明史脉》

本年,我院继续为阳明社区编辑《阳明史脉》两期,约48万字。我院研究人员提供了30余篇文章,为保存余姚历史文化信息、资政育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做好阳明文化研修基地建设

目前,本院在宁波太平洋大酒店、宁波舜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七彩云南”茶庄等设立了“阳明文化研修基地”,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成绩斐然。诸如:宁波舜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研修基地举办的“阳明故里画展”常年开展,接纳学生、市民等观摩实习,深受社会欢迎。“七彩云南”茶庄阳明文化研修活动开展常态化。宁波太平洋大酒店研修基地常年接待外地来姚游学研修团队。

八、做好“王阳明思想研究与传播”公众号的建设

我院开通的“王阳明思想研究与传播”公众号一年中发表推文10余篇,关注者人数不断上升,影响和辐射面不断扩大。

九、文创工作有实质的推进

本年,因市新锐传媒公司及有关单位的邀请,为市女企业家协会成立20周年设计画册文案圆满完成,因画册档次高,深受用户欢迎,影响很大。为梨洲街道学弄社区“家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文案等亦圆满完成。

十、参与为市档案局《典藏撷英》书籍的出版撰写文稿工作,提供智力服务

另外,在院自身建设方面也有大的进展。

华院长认为,以上工作成果的取得,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各合作单位的有力支持,及其他相关因素的促成。如果条件允许,今后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大。

最后,华院长论证了2020年要完成的十件大事,并寄希望于全体同仁发挥主观能动性,遵照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精神,适应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需要,转化创新,在新的一年中力争有新的气象。

接着,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出席会议的各位同仁及嘉宾在会上相继发言。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顾问、研究员、阳明文化研修基地总监凤翔先生发言:

凤翔先生认为:在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美丽大花园(《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拓展省域全域旅游,以及 “打造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作为全域旅游推进工程”的大背景下,我市也正在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和创建四明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的行动计划,作为我们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东海智库)这样的民办研究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新的一年中主动融入四明山“唐诗之路”黄金旅游文化的研究,当然也不一定局限于此,也可结合明正德八年(1513)王阳明携友人、弟子走过的游历四明山线路,以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同时,可结合“阳明故里·阳明古镇”的文旅开发,努力创新以阳明文化研修、教育、旅游为重点的文旅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顾问、研究员张国源先生发言:

张国源先生说:四明山也是“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要做好梁弄 “唐诗之路”这篇大文章。有关遗迹遗存要保护好,优势就来了。

市档案史料研究会会长,兼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顾问、研究员王巨明先生发言:

王巨明先生说:2020年,计划完成《阳明先生诗歌集》的修订工作,努力恢复阳明先生诗歌的原貌,并成为打开阳明先生思想的一把钥匙。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朱育成先生发言:

朱育成先生说:努力做好姚江文化的海外传播工作。诸如,谁把阳明心学传播到日本去的,我认为是商贸的原因,即是出口的图书传出去的。当时,朱舜水先生就做过图书和茶叶贸易。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文杰先生发言:

王文杰先生说:外出研学活动存在一定的意外风险,为保障每一个参与者的安全,要购买必要的旅游险,以及与其他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保险也是一种文化。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顾问陈嘉焕先生发言:

陈嘉焕先生认为:王阳明的故事可以结合姚江文化的特色,余慈联动,在慈溪也可以搞一个阳明文化的研修基地,并考虑在企业推广,学习基地可以建立在企业。

特邀嘉宾余姚市虞舜研究会姚伯先副会长发言:

姚伯先副会长认为:如何将虞舜文化和阳明文化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孝文化来拓展研究领域。

特邀嘉宾浙商银行阳明文化爱好者王和明先生发言。

王和明先生认为:将阳明文化推向深入,要结合王阳明姚籍弟子诸如徐爱、孙应奎等研究,尤其是结合相关宗谱开展研究。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黄建明先生发言。

黄建明先生认为:梁弄阳明文化的挖掘还任重道远。

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王华茂先生发言:

王华茂先生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了对阳明先生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学说认识。密切联系阳明心学对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深入研修,为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的创新发展,更接地气而努力!同时,要努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播阳明文化。

特邀嘉宾宁波电大余姚学院唐勇敏副教授发言:

唐勇敏老师说:我曾是户外活动爱好者,希望阳明文化游学活动一定要组织好,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宁波舜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院秘书长张钟先生主持会议并发言:

张钟先生说:我在2012年才开始记录反映姚江文化。最近几年,重点在阳明故里场景的写生上。2016年,举办过专题画展,还出过画册。近期,北京一出版社想要做一个写生集,100幅画,现已经挑了80余幅,自己会对阳明故里文化宣传尽绵薄之力。

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干凤苗先生作会议小结:

干凤苗先生说:我完全相信明年研究院能做好新的十件大事。要努力实现目标,我认为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加大研究成果扩大的力度。二是理论研究要指导实际,比如深入开展阳明故里·阳明古镇建设项目的研究。三是发展壮大研究院的队伍建设,合作共赢,学习共进。加强自身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最后,祝愿大家元旦快乐!

(以上会议照片均有张辉研究员拍摄)

作者:唐勇敏

审改:华建新

审核:杨鹏飞 华建新

编辑:毛凤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