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综合 • 正文

沧州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分校开展小年传统民俗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王景芝 赵宝明

小年是传统文化中大家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为了让学生体验小年这一天的传统民俗,了解小年文化内涵,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新春的欢乐气氛,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分校开展了小年传统民俗主题实践活动。

小年民俗知识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地区是腊月二十三。

“辞旧”—扫尘

小年这一天是扫尘的日子。“尘”、“陈”两字谐音,故扫尘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为迎接新年做好充分准备。孩子们打扫房子,将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以一番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看,同学们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扫起尘来也是有模有样。

“迎新”—剪窗花

小年通常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而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过年窗花是必需品,红色代表喜庆,让年味更浓。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剪出独特的窗花,迎接新年。

习俗—吃灶糖

吃灶糖是民间在小年给喜庆的节日拉开了序幕的习俗之一。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或年糕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寓意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

巧手—绘画

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绘出一幅幅小年手抄报,将小年的来历、习俗勾勒于纸上,也将我们的传统文化跃然在心里。

小年,是过年的开端、是春节的序曲,是美好的开始。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走进小年,不仅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更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期盼和展望中,让我们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王景芝 赵宝明)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