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文化 • 正文

三木秉凤:静夜思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三木秉凤

清清之夜,万籟俱静,掩书长思,唯闻心声。文人之笔来自夜静心声,千言万语若无题目统领,便是一筐乱麻,所以借用李白的《静夜思》来理下思绪也许此景最为恰当。

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坎坷但思想简单,坎坷来源于其口无遮拦,而口无遮拦又是内心简单的集中体现。大唐盛世也是文化的盛世,一个胸怀天下的帝王不仅自己高月悬天,也让无数莘莘学子化为夜空熠熠生辉的斗星,君民共荣了一段历史长河!令每个文人沐浴在近在窗头明亮月光之中,似疑不疑,似霜非霜,故乡遥思,满腹情长,不禁和其诗云:天上生明月,地下享霜雪,思乡具何之?历言成难说。

君民共荣,乃王道之求。我曾言:心宽一寸,路宽一尺,让人一步,人让千里…实则如之!谦谦君子非对民之导,更是为官之达,一个民风不古的地域若官场腐弊,则民风凋谢,反之一个风清气正的单位,源于上僚以身作则,胸怀万邦之民,方能福泽一方乐土。

人生无路,进退在脚,天命无欲,成败在心。在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脱节的时代,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多少大腹便便的土豪已经不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本意。物质之丰与精神之乏在当今世界虽是共象,却绝不是正常现象,当全世界的人儿纷纷扰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时,小小的地球已近山空海净!人类又能享受几世富贵荣华?青山绿水孤去,落下小桥,浊水,人家。

夜在深去,人不止思,笔下生风,汩汩文出。鸿雁南去,偶而,会在小鸟的山头露宿,在小鸟的眼里,大雁傻傻地高云南去,在大雁世界里,小鸟们一生都在自己的山头相响依依…官僚与民众,君子与小人,奉献与索取,修道与悖道,享乐与孤寂,大众与寡人,一切的一切都栖掩于清冽月色之中,无声无息,无浊无奇……

回首再品李白之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细细走过,轻盈吟之,短裙束带,旧味浓长。李白简单的一生却为我们留下了千首名诗,言言有光,句句生辉。我们若没有外部资源,就努力发掘自己的内部潜力吧!相信内部潜力一旦升华,绝对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

最后以北宋宰相寇准之文结语,人生无限风光,却迷離扑朔不知归宿,赏者孤赏故叹“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之景长日短,落得天上人间,止笔无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