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爱心日,每到逢年过节,他也总是奔波在献爱心的路上。1月13日,年关将近,段忠恒驾车满载着精心采购的年货,又出发了。
为每个帮扶对象送上爱心年货
上午10点,段忠恒来到位于临汾市东郊冶建小区的贫困户吉陆平家里。这里房屋低矮破旧,公共设施常年失修,没有暖气和自来水道路上处处坑坑洼洼,杂草丛生。
“小段,快进屋暖和暖和!”听说段忠恒来了,吉陆平赶紧迎了出来。
“我又给你们买了点年货,几套新被褥和生活用品。”说着,段忠恒拎着大包小包进了屋。他送来的东西丰富多样,除了米面油、春联,还有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糖果、调料,以及崭新的电饭锅、餐具、洗漱用品、拖鞋等物品。
吉陆平原是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乡的农民。上世纪90年代,经人介绍,吉陆平与在临汾一家国企上班的任仙华(化名)相识并结婚。当时,幸福的日子还未开始,妻子却突患精神障碍,久治不愈,疯疯癫癫成为了常态。二十多年来,吉陆平既要照顾病重的妻子,还要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赡养体弱多病的双亲,日子过得异常艰难。2016年,段忠恒从当地民政部门得知吉陆平的情况后,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点钱你拿着,希望你们能过个好年。”段忠恒每次来,除了买东西,总是给一些慰问金。
“俩孩子的学费都是小段给交的,好几次妻子半夜犯病住院,也是他开车接送的。这几年,小段每月来一次,总是拿很多东西,要不我们日子过得恓惶的,都不知道该咋活!真是太感谢他了!”吉陆平满怀感激地说。
“馨乐,快看,你段叔叔来了。”上午11点,段忠恒来到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南麻村,看望了住在这里的帮扶对象小馨乐。
据小馨乐的奶奶符玲介绍,小馨乐今年9岁,在南麻村学校上小学4年级。2010年,儿子因车祸意外去世,儿媳随后离家而去,不知所踪,留下彼时才一周岁的小馨乐。这些年来,符玲和老伴共同拉扯小馨乐长大。
“你看,这是我给你买的书和学习用品,还有压岁钱。”段忠恒搂着小馨乐说。
“幸亏有小段这样的好心人常过来照顾,让小馨乐感受到向父亲一样的爱,不仅性格开朗了许多,而且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谢谢小段!”符玲说。
居住不远的霍小荣,与符玲家的情况有些类似,他儿子、儿媳在2006年因为交通意外双双离世,留下了年幼的小孙子崔杨鹏。“我们非亲非故,小段多年来却一直照顾我们。这些好心人的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完。”霍小荣握着段忠恒的手,流下感激的泪水。
接下来,段忠恒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临汾市区建设路的贫困老人魏秀英家慰问。“春节前,十来个帮扶对象,我都要去看看。”段忠恒边走边说。
父子间的一句爱心承诺
1984年,段忠恒出生在霍州市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段双柱是当地一名内科医生,母亲全职操持家务,哺育三个孩子成长。
从小,爱心的种子在段忠恒的心里萌芽。“我爸是霍州矿务局医院的优秀医生和劳动模范,救治的病人无数。他时常教导我‘要做个好人,多做好事’。”说起父亲,段忠恒一脸的骄傲。
2004年,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毕业之后,一心想继承父亲衣钵的段忠恒,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当上医生,却经历了一段就业的迷茫和曲折。“最落魄的时候,我连一个月几百元的房租都付不起,三餐更是没有着落,天天白水泡馍就咸菜。”提起往事,段忠恒非常心酸。
后来,段忠恒来到临汾,在同学的介绍下,加入医疗器械销售行业,做上了生意,干得风生水起。
2009年,年仅25岁的段忠恒经过几年的辛苦创业,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事业在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蒸蒸日上。
事业小有成就以后,段忠恒的交际广了,应酬也多了起来,花钱也开始大手大脚。对此,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事业越成功,经济条件越好,越不能忘本!更应该一心向善,回报社会,多去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父亲教导段忠恒说。
想了很久,段忠恒向父亲承诺:“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教诲,争取做到日日有感恩、月月有爱心、年年有奉献,一切看我的行动!”自此之后,段忠恒也从之前偶尔做公益,蜕变为一名“播洒爱心的使者”,经常组织参与爱心活动,扶危助困。
回馈社会,播撒爱心
每次活动前,他都会先提前到当地有关单位了解需要扶贫救助的信息,哪里最穷他就选在哪里。比如他了解到,大宁县徐家垛乡康里村偏远落后,全村122户村民,就有59户是贫困户。于是,他身影就出现在这里。
2018年10月14日,段忠恒天不亮便动身,载着提前备好的满满一车爱心物资到了村里。他和朋友、同事一起,逐户排查,了解沟通,发放物品,传递爱心和温暖。
段忠恒送去的不仅仅是食品和生活用品,他发现这里地处偏远,老百姓就医困难。于是,他便利用自身优势,定期邀请临汾市各大医院内、外科专家,开展帮扶结对及健康义诊活动,为村民送医送药,真正解决老百姓切身困难和问题。
几年的扶贫助困经历,段忠恒开始思考,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学会“造血”。
汾西县前加楼村贫穷落后,人均年收入仅500余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2017年1月,段忠恒在前加楼村考察后,惊喜发现,这里的地理环境适宜药材生长。他于是选定了50亩荒地来种植丹参,并协助村委会成立了“山丹丹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8年,在段忠恒的牵线搭桥下,前加楼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西金葵花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把企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保障该村的丹参种植有产量,销售有出路。段忠恒个人又自费垫付了苗款,并以临汾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名义捐助山丹丹合作社10余万元。
为了保证丹参的质量和效益,段忠恒又出资聘请到了山西农科院的丹参种植专家,到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详细地传授种植经验。在段忠恒的努力下,第一年虽然产量还不太高,但通过相应的渠道销售一空。村里35户贫困户,每户至少分到了488元保底分红,参与劳动的贫困户最多获得了3000多元的劳务费。这50亩的丹参种植不仅解决了该村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承载了合作社的发展和未来,段忠恒的扶贫之路、爱心之旅开出了希望之花。
段忠恒还捐助资金7万元,帮助汾西县贫困的对竹镇秋堰村建立村养殖中心,扶助当地百姓发展肉牛养殖业。“段忠恒古道热肠,非常乐于助人,我们为他竖大拇指!”临汾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田秘书长如此评价。
在临汾市尧都区,除了乔李镇的孤儿翟馨乐、崔杨鹏,建设路的贫困老人魏秀英、冶建社区的贫困吉陆平,还有贺家庄乡退伍老兵的张贵元……2017年,段忠恒把每个月的27日定为“爱心日”。每到这一天,他都会提前备好爱心物资和慰问金,准时启程出发,去看望这些定点帮扶对象。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2020年1月疫情来临之际,全国都面临着防护物资紧缺的形势。段忠恒同志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临汾境内连降多日大雪,段忠恒不顾冰封雪冻,冒着大雪去探望了贫困村大宁乡的乡亲们,送去了防疫物资和年货。作为医疗从业人员的他,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喇叭宣传、等多种方式群众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积极配合尧都区政府开展湖北返乡人员排查工作。有着十多年采购销售经验的段忠恒同志,也是抗疫物资审核的一把好手,防疫物资符不符合标准,资质齐不齐全,质量过不过关,他都一清二楚。从疫情初期他就配合疫情防控和保障组奋战在医疗第一线,确保大到一台医疗仪器,小到一只口罩都能分门别类送到需要的岗位。
段忠恒同志又以个人名义自购了十余万只口罩、额温枪、 体温计、消毒液、防护服等各种防疫物资,分别捐赠给了临汾市防疫指导组、临汾市人民医院、公安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尧都区路东办事处、贺家庄乡、段店乡、等二十多家机关单位及个人。他在捐赠的同时,还不忘了利用专业知识,向工作人员普及防护物资的使用与区别,用实际行动为抗疫一线人员谱写了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情怀。
“小段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过很多贫困人群,传播了正能量,这种精神值得学弟学妹们向他学习。”段忠恒的老师,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史瑞武表示。
从柴米油盐到家具家电,从数百元到上千元的慰问金。这些年,段忠恒捐赠的钱物百万余元。一次次的爱心之旅,一次次的真情付出。段忠恒说,这一切使我快乐!
段忠恒现为山西忠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始终不忘学习,坚持跟党走,听党的话,在新时代下做出了新作为,不光在事业上做出了新篇章,也因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被中国学雷锋报评为“学雷锋标兵”。(逄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