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何晶晶
——2020年百色市生态环境保护
12月23日《百色市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新闻发布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明年又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发布《百色市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具有重要意义。
12月23日《百色市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新闻发布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明年又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发布《百色市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百色
出席会议的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农李泽同志,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荣同志,百色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易平同志。出席此次发布会的还有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及中直、区直驻百色有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52个部门、单位的领导同志参加。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春梅 摄
十三五期间,百色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创新突破,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提升。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着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打好绿水保卫战,扎实开展净土保卫战,推动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提升。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着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打好绿水保卫战,扎实开展净土保卫战,推动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百色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高九江主持新闻发布会。张春梅 摄
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荣对相关工作介绍:2016以来,空气质量指标连年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在90%以上,PM2.5逐年大幅降低。其中2019年PM2.5改善成效居全区首位,优良天数改善程度排在全区第二。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自治区年度考核任务,成为全区实现双达标的10个城市之一,为百色获得绩效加分。今年截止11月30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PM2.5为27微克/立方米,将有望再次超额完成考核任务获得绩效加分。

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荣回答记者提问 张春梅 摄
地表水考核断面及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考核自2018年以来均实现双百达标,全市国家地表水水质位列全国前30强。2019年万峰湖由 Ⅲ类水提升为Ⅱ类水、澄碧河水库水质由Ⅱ类水提升为Ⅰ类水,优于国家考核目标,为我市获得了绩效加分。今年万峰湖和澄碧湖仍然保持升类有望再次得到绩效加分。全国统一开展的2018年和2019年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因为提前完成整治任务,市政府领导在全区工作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成为了我市绩效加分项。
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排放基数下降48.03%,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农用地安全利用面积约160万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统筹服务与监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视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集聚区污水建设和扩建升级改造。全市已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座,镇级污水处理厂47座,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6座。同时,依托中铝广西分公司、华银铝等企业,探索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成投产示范项目2个。
主动担当,奋力争取,获得国家批复实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试点。中央财政下拨项目奖补资金20亿元,其中我市获得10亿元,占总资金的50%。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解决了37个水源地问题的整治,提升了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能力,实现了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提升了铝土矿采空区的复垦质量,推动矿区农业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截止目前,全市已经有国家级生态县1个,自治区级生态县1 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6个,自治区级生态村335个,市级生态村267个。2019年通过承诺制批复生猪养殖项目14个,生猪养殖规模100.79万头,有效推动了我市生猪生产恢复。今年,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采取差异化生态环境监管措施,150家企业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有效帮助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
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排放基数下降48.03%,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农用地安全利用面积约160万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统筹服务与监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视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集聚区污水建设和扩建升级改造。全市已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座,镇级污水处理厂47座,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6座。同时,依托中铝广西分公司、华银铝等企业,探索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成投产示范项目2个。
主动担当,奋力争取,获得国家批复实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试点。中央财政下拨项目奖补资金20亿元,其中我市获得10亿元,占总资金的50%。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解决了37个水源地问题的整治,提升了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能力,实现了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提升了铝土矿采空区的复垦质量,推动矿区农业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截止目前,全市已经有国家级生态县1个,自治区级生态县1 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6个,自治区级生态村335个,市级生态村267个。2019年通过承诺制批复生猪养殖项目14个,生猪养殖规模100.79万头,有效推动了我市生猪生产恢复。今年,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采取差异化生态环境监管措施,150家企业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有效帮助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

百色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农李泽回答记者提问。张春梅 摄
百色市政府副秘书长农李泽表示:督促和保障各项出台政策得到落实,是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我们具备成熟的跟踪督查、绩效考核、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以确保各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到本次介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上,除了刚才说的常规工作机制外,我市还成立有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这在广西全区各地市来说,都是少见的高规格。委员会将高位统筹、协调、督促各单位落实包括本生态环境责任清单在内的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程。
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举办清洁生产审核现场会、赤泥综合利用现场会等大型技术帮扶活动,邀请国内环保领域专家和区生态环境厅领导到会指导,借助行业专家力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探索推行“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成功开展了百色工业园区、德保工业园区以及广西田东锦亿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服务试点工作,为明年全市全面推行“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决解基层和企业技术薄弱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举办清洁生产审核现场会、赤泥综合利用现场会等大型技术帮扶活动,邀请国内环保领域专家和区生态环境厅领导到会指导,借助行业专家力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探索推行“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成功开展了百色工业园区、德保工业园区以及广西田东锦亿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服务试点工作,为明年全市全面推行“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决解基层和企业技术薄弱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百色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易平回答记者提问张春梅 摄
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百色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百色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百色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百色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百色市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系列文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链条,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双主任,30多个单位为成员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目前,《百色市澄碧河水库水质保护条例》已于2018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百色市右江河水质保护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百色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016年以来,在全区环境执法大练兵、大比武中屡有斩获,先后获得先进集体7次,先进个人15人次。其中,2018年选派参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环境执法人员表现出色,连续两周摘取“每周一星”,获得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文稿:何晶晶
编辑:梅子
目前,《百色市澄碧河水库水质保护条例》已于2018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百色市右江河水质保护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百色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016年以来,在全区环境执法大练兵、大比武中屡有斩获,先后获得先进集体7次,先进个人15人次。其中,2018年选派参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环境执法人员表现出色,连续两周摘取“每周一星”,获得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文稿:何晶晶
编辑: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