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发现 • 正文

书我韶华——陆家衡工作室“90后”书法公益课堂结业汇报展开幕式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陆家衡工作室

书我韶华

陆家衡工作室“90后”书法公益课堂

结业汇报展开幕式

11月30日下午,书我韶华——陆家衡工作室“90后”书法公益课堂结业汇报展开幕式在昆山市观林美术馆举行。昆山市书协名誉主席、陆家衡工作室导师陆家衡,昆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市文联主席王豪,昆山市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朱敏,昆山市团市委副书记范茜茜,昆山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王金春,新华在线网副主编祁成志,苏州林达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勇,昆山君周文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观林美术馆馆长孙锋,昆山君周文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丹娅,昆山高新区文化体育站副站长徐肖军,陆家衡工作室“90后”书法公益课堂助教王洁、陈海兵、吕昭成、浦建青,及陆家衡工作室首期成人公益班的学员、部分书法爱好者等参加,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斌主持开幕式。

首先由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公益课堂助教张斌介绍本次公益课堂的基本情况。本届书法公益课堂由“林达策划 书法圆梦”项目赞助,陆家衡工作室、苏州林达广告有限公司主办,观林美术馆承办的公益活动。面向在昆生活、工作、学习的“90后”书法爱好者,经过严格考核择优录取。陆家衡老师亲自制订教学计划,多次指导、示范。课程还聘请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作助教,由正书入手,参以行草,旁涉金石篆刻,共计授课14次。保证了课上的教授和课下的线上互动。

苏州林达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勇讲话。他鼓励本期公益班毕业的学员将本次课堂作为自身书法事业的起点,再接再厉,不辜负各位导师的辛勤付出。

随后,昆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朱敏,昆山市团市委副书记范茜茜,昆山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王金春,新华在线网副主编祁成志,苏州林达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勇,昆山君周文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观林美术馆馆长孙锋,昆山君周文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丹娅,昆山高新区文化体育站副站长徐肖军为毕业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学员代表陶雯洁进行了汇报发言。 她回顾了公益课堂细致全面的学业安排,指出90后作为幸运的一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更加积极进取,发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后浪精神,探索并享受漫漫学书路程。

助教代表陈海兵老师在随后的发言中赞扬了学员们的进步,从中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朝气;鼓励学员持之以恒,不畏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昆山市书协名誉主席、陆家衡工作室导师陆家衡先生在对展览的点评中,鼓励年轻人继续为昆山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并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

最后,昆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市文联主席王豪致辞。他首先感谢陆家衡老师对书法事业的贡献以及对于后辈的关怀。并以伯乐与千里马作喻,指出了师生传承的重要性,这样宝贵的情怀,将不仅“书我韶华”更“丰我羽翼”,鼓励年轻人奋勇向前。他强调书法书写会让人生更丰富,视野更宽广,境界更高远,品位更高尚!

供稿:陆泳如

韶华可书 未来可期

学员代表 陶雯洁

尊敬的陆老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向大家汇报和交流我们的一些所学、所得。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陆家衡“90后”公益班的全体毕业生,感谢老师们一年半以来不畏寒暑的悉心培养,同样也要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对我们学书后辈们的关爱支持!请大家回望现场,老师嘉宾人数比学生还多的毕业现场,生平仅见,确实是让我们8个人受宠若惊!真的是无以言表,唯有感谢!

2019年4月,我们在这里聆听了开班第一课,陆老师点明了“由正书起步”的要求;在此之后,我们跟随着各位老师,扎根于《石鼓文》的端庄凝重、《礼器碑》的瘦劲如铁,领略了《洛神赋十三行》的隽秀挺拔、《荐季直表》的古朴自然;我们欣赏《书谱》的规范法度,更惊艳其中“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等独到见解;我们沉醉于《集王圣教序》的古雅有秩,更敬佩沙门怀仁倾注二十四年集摹的坚持……我们渐渐了然,篆隶为根本、草楷当兼修、章法诚可贵、线条价更高;我们渐渐认识,笔墨纸印皆有门道、学文研字不可割裂。

用“站在巨人的肩上”来形容我们学习书法的条件,一点都不为过。如果说,50后、60后的前辈们是背负着“继往圣之绝学”的重担;而70后、80后的老师们寻求着新时代书法的破立,在做着更深入的逐本溯源的探究;那我们90后,则是真真正正在享受书法,享受这门艺术这种温润而又磅礴的融合气韵,融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融合我们的价值和精神。

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不仅仅是因为在公益课堂上,能够当面向各位名家老师请教学习;在生活中,高清印刷、远程互联等信息技术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书环境。但当这个时代的“大爆炸”属性变革着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化接受和传播方式,也需要我们有与之匹配的“空碗意识”。

回归书法本真,需要我们学会低头、学会“享受批评”,要少耍小聪明、耐得住寂寞,肯下得了苦功、长功,这一点,我们认为是此次公益班学习的最大收获。我们很感谢陆老师在第一课就明确给我们指明“正书问道”的方向,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临习、创作中的那份出于对艺术负责的严谨认真。希望在今天、在以后老师们还能一如既往的指点、批评我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对我们、对书法教育的持续关注和投入,在这份携手的坚持下,应当有这份信心和底气——我们这代懵懂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中的孩子,我们这代成长在“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精神下的后浪,“90后”的昆山一辈,韶华可书,未来可期。

最后,谢谢大家,尤其是对各位老师,我们要再郑重说一句,“老师们,辛苦了”。谢谢!

编辑: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来源:微信公众号 陆家衡工作室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