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阅读 • 正文

我与张玉新先生的琴缘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八雅先生

我常说:“抚琴听流水,闲坐观春秋”。这是一种雅兴,是一种惬意,亦是一种坦然。

人生一世,三五好友,心生相惜,是一种境遇,亦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

我悟言:"五千年传承,钟情琴棋书画,十万里行走,不忘诗酒花茶"。这是一种福报,是一种享受,亦是一种高雅。

今天早晨一醒,我打开手机音乐播放器,听着已故琴家梅曰强先生的《秋江夜泊》起床,整个人感觉特别舒服,无形之中也感悟到生活的美好,更感谢伟大的祖国,对我们安定、幸福、和谐环境的营造。

听完古琴后,我轻轻轻抚摸斫琴大家张玉新兄长从扬州城发来的八雅文化品牌定制琴《八雅琴道 游龙凤鸣》,内心十分愉悦,状态十分饱满,心绪十分安定。

张玉新先生,是闻名国内外的斫琴名家,是斫琴大家。他是广陵琴派梅曰强先生的弟子,也是义子。他的蕉叶琴,让人抚之心生欢喜,让人赏之悦目,许多人慕名前往拙琴堂,用心挑选一床符合自己心境的雅物蕉叶。

回想2015年冬天,我第一次前往梦寐已久的扬州城,筹备”梦回扬州、琴乐盛宴“——2016古琴文化论坛暨中国古琴文化传承人颁奖盛典活动,通过朋友结识了张玉新兄长,相聊甚欢,一见如故。那时,在拙琴堂和玉新兄围炉烤橘的雅兴氛围,仍历历在目。

扬州的美,是不言而喻的。诗仙李白的千古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多少人儿,心向往之。扬州的人,是热情大方的。一首龚玥女士《烟花三月》,唱出了真情,唱出了牵挂,也唱出了绵绵不绝的相思。扬州的琴,是闻名遐迩的。一床古琴,演绎出空灵、深沉,悠远的神韵,是可敬,可叹,可赞的。

每过江南,我都要特意在扬州小歇,因为心里存有拙琴堂的围炉橘话,想念我的老兄张玉新,也一直惦记他的蕉叶琴。我曾七次下扬州,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烟花三月,寒冬腊月。扬州城对我的吸引,是无需诉说的;瘦西湖对我的吸引,是无以言表的;拙琴堂对我吸引,是无需多言的。

故事很简单,也很自然,它在梦里,在江南,在扬州城,在瘦西湖,也在拙琴堂的陋室里。

2020年7月6日凌晨,八雅先生于北京八雅居

作者简介:八雅先生,本名刘永国,1988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现旅居北京。当代诗人,作家,国学讲师。八雅文化网创始人兼主编,八雅文化产业联盟主席,中国八雅文化春节联欢晚会发起人,北京贤德国学院院长、伊人文学社社长兼总编,善德堂国学馆馆长。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