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书画 • 正文

“微啸清风”——钱玉清书法艺术展即将开展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佚名

展览

时间:5月30日-6月21日

地点:明·美术馆(李公堤四期14&15幢)

讲座

“明加艺术之夜“艺术大巴第五站——书法学习方法论之我见

时间:5月30日(周六)晚19:00-20:30

地点:明·美术馆 多功能厅(李公堤四期14幢1F)

开幕式

时间:6月6日(周六)下午14:30-15:00

地点:明·美术馆 南广场(李公堤四期15幢1F)

研讨会

时间:6月6日下午15:30-17:00

地点:明·美术馆 多功能厅(李公堤四期14幢1F)

5月30日,由苏州市书法家协会、苏州工业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明·美术馆、圆融艺术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微啸清风”——钱玉清书法艺术展即将在园区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开展。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扇面 草书

释文: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钱玉清主攻的是草书,但在篆、隶、楷、行诸种书体上钱玉清都分别投入了较多精力。现在评委们更强调“偏面的深刻”,而且有不少功成名就的书家大多也是“专一”型书家——只写一种书体,单一的风格数十年不变。但钱玉清认为:“我当下选择的主攻书体是草书(今草为主),也许目前或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我五体都写,意在丰富草书的内涵和艺术表现语言,让草书更有宽度和厚度,以期融通入妙。”

钱玉清敏锐地认识到篆隶对草书的重要性:“篆书应遵循缓和、平动的用笔规则,线条形态上粗细变化不大,给人以圆润、劲涩、端庄的静态之美。”“隶书在篆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方笔、侧锋和提按等新笔法,使线质更加丰富、生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书写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的感染力。可以说,只有真正掌握了篆书、隶书的书写,才能正确理解和领悟中锋用笔的精要,并体会侧锋用笔的妙处,也能体悟前人所说‘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等用笔的意蕴,也为草书的学习创作创造了潜在的突破空间。”(钱玉清《我的书学路径》)

凭借自己对书法艺术的酷爱,虽非科班出身但他仍旧坚定了书法的道路。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钱玉清会更加成熟老练,更能将张旭的颠狂之气发挥到一个更新的高度。本次展览展出书画作品80余幅,将免费对外开放至6月21日。

钱玉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全国公安文联理事、苏州市文联委员、苏州书协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工业园区文联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报》特约点评嘉宾。50余次入展国家级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国内外重要机构、场馆收藏。

  • “2012年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 2013年中国书画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 2014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30位书法家;
  • 《书法报》2013-2015年年度佳作奖第一名;
  • 全国首届十大美术新青年;
  • 2008年、2010年、2014年、2017年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人物;
  • “兰亭百家”最佳人气奖;
  • 苏州金鸡湖“双百”领军人才等。
  • 入展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其中十届获奖、十一届提名);
  • 入展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草书展(其中二届、三届获奖);
  • 入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 并先后在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六届新人展中获等级奖;
  • 在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贵州“百里杜鹃”书法作品展、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等展览中获优秀奖(最高奖);
  • 获07年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育成果展荣誉奖(最高奖);
  • 获第二届江苏省书法奖;
  • 获第六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
  • 三次获苏州“张旭奖”荣誉奖、一次创作奖;
  • 入展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代书法创作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
  • 受邀参加书写时代——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鸿篇巨制——当代百位名家书写美丽中国提名展、首届“草圣故里”全国草书名家学术提名展、湖南永州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致敬书圣——从兰亭到金庭暨28+盛世草书高峰会展”、六十年代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等。

部分参展作品

△ 高启《致爽阁》123×244cm 草书

释文:

画阑高倚碧峰头,尽见西山一带秋。拄笏朝吟看爽气,登临谁不竞风流。

△ 自作诗《读朱骏益<从功性论视角简析吴门书派衰微内因(上)>有感》180×75cm 草书

释文:

吴门书派众英集,唯有希哲才最奇。沿晋游唐功性论,为文鉴画宦途欷。楷源多是钟王理,草法兼踪颠素蹊。右古自雄臻化境,独标高致恣无极。玉清诗书

△ 自作诗《生辰感喟》244×123cm 草书

释文:

星移斗转四时回,未易觚棱故我哉。时适阳春三月际,又逢佳日诞辰来。

不伦不类已衰鬓,非武非文卒未才。天啸蚁尊筑旧梦,题襟挥翰拟风雷。

△ 周密《观潮》28×16×8cm 草书

释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 怀若气同联 180×32cm×2 篆书

△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一则 28×17cm 楷书

△ 自作诗《同心抗冠魔之三》180×75cm 行书

△ 谢安《兰亭诗其二》110×70cm 隶书

△ 《古柏》72×53cm

主办单位: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

苏州工业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明·美术馆

圆融艺术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

支持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文化体育站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仁恒置地(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明加艺术教育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