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辛集乡桃园村辖6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44.6亩,人均耕地1.74亩。村民总户数317户13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96人,已脱贫82户274人,未脱贫7户22人,贫困发生率为1.6%。贫困的原因一是集体经济比较单一,只有15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二是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带动群众增收能力不强;三是贫困发生率较高。
郭伟民2017年3月至今任鲁山县辛集乡党委书记。郭书记根据现状,高瞻远瞩,总体思路是利用紧靠平顶山市大西环的地理优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三大产业”为抓手,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长短”结合,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一保两防”工作要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郭伟民同志依托桃园村区位优势,围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培育优势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使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围绕大西环做文章,大力发展优质桃树种植。在平顶山市大西环路两侧连片种植桃树800亩,打造集桃花观赏、果实采摘于一体的桃树经济带,现已种植面积320亩,其中,贫困户15户70亩。预计2021年产值64万元,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00万元。届时,桃园村将变成真正的“世外桃源”。
围绕复工复产做文章。桃园村全村共有劳动力554人(其中贫困户132人),强劳动力530人(其中贫困户82人),弱劳动力70人(其中贫困户52人)。疫情稳定后,村两委动脑筋、想办法,积极为农户提供务工信息、帮助外出人员办理健康证、联系务工地点等便民服务。现在已外出493人(其中贫困劳力126人),未外出61人(其中贫困户8人),复工率89%。
围绕龙头带动做文章。桃园村村现有集体合作社1家、大型养殖企业1家,通过土地流转、进场务工已带动贫困户33户脱贫增收。2020年,桃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屈琨帮扶鲁山县建营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并计划再流转土地100亩种植花椒,新建种养殖大棚6个(4个大棚进行香菇、赤松茸种植,2个大棚养鹅,大棚勘探工作已进行完毕,即将开工建设)再带30户贫困户脱贫。
平顶山市瑞康源农业有限公司拟建养殖大棚3个(勘探工作已进行完毕,即将开工建设),通过订单销售、抱团发展、统一管理的模式,将带动桃园村、西羊石、徐营、清水营等村100余户贫困户增收;鲁山县联盟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新建种植大棚3个,通过土地流转、入社务工等形式将使25户贫困户增收。瑞康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公司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主营优质的尧山黑山鸡品种,从最初的 规模发展到现在的30000只,计划明年发展到50000只,散养的尧山黑山鸡生活山坡上,在天然牧场健康成长,肉质肥美,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公司产品已远销浙江等地。致富不忘乡邻,现在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合作养鸡,帮扶100多户贫困户脱贫。
郭伟民书记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就近组建、便于管理”的原则,把从事相同、相近产业或有同类产业意向的党员编入产业党小组,每组3-7人不等,目前,辛集乡共建成产业党小组118个,形成了以党建促产业,以产业带民富的工作格局。桃园村是平顶山市远近有名的地板砖铺设村,从事该行业群众较多(共有81户117人,其中贫困户9户13人),技术成熟,年产值在600万元左右。为了做大做强这项传统优势产业,更好地带动贫困户发展,按照辛集乡郭书记制定的思路模式,建立党员服务贫困户制度,产业党小组的党员必须带动群众发展,采取的模式有“党员+贫困户”和“党员+合作社+贫困户”。村党支部成立了以党员范全森同志为组长的地板砖铺设党小组,通过传、帮、带,计划再带动有能力的19户贫困户从事该行业,预计贫困家庭年增收5万元左右。在脱贫户薛付林家,薛付林高兴的告诉记者,“以前我妻子长年患病,我的家庭因病致贫。后来村委会通过地板砖铺设党小组帮扶,我学会了铺地板砖,现在我每个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几年来我还清了借款,现在已经超标准脱贫!没有乡党委郭书记和村委的无私帮助,我不知道还要熬多长苦日子!”
围绕重点群体做文章。深入开展“大排查、定计划”工作,组织人员入户进行分析研判。全村89户贫困户和5户两类户(监测户1户、边缘户4户)的产业、务工、兜底等信息全部排查完毕,三色标识全部完成。
郭伟民书记全面覆盖抓遍访。不论脱贫与不脱贫、在家与不在家,每户必到、每户必看、每人必问、每项必核,逐人逐项逐事核对,建立台账,认真整改,确保人放心,户放心,村放心,乡放心。为了不影响工作,早上6点半开始入村入户遍访,中午在村上吃饭,中午不休息,晚上8点结束。星期天、节假日加班,不怕天热,有时冒雨进行,全面完成遍访任务。印制“辛集乡精准扶贫便民服务卡”,印有党委书记的手机号码,每户贫困户家中存一张,有事随时联系。
目前,已对全乡2886户10191名贫困群众进行了遍访,发现疑似问题1725条,已解决1701条,正在解决24条,发放“精准扶贫便民服务卡”3500张,接听电话300余条,解答咨询200余条,解决问题100多个,重点户回访300多户。通过郭伟民同志的不懈努力,2019年3月,全省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2019年4月,全省危旧房屋拆除现场会两个现场会先后在我乡成功召开;2019年第二季度全市季度排名位居鲁山县第一名;2019年5月,郭伟民同志被评为平顶山市脱贫攻坚“鹰城榜样”先进个人“创新奖”。
三年多来,郭伟民书记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辛集乡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步伐,郭伟民书记率先提出了“抓党建促产业、抓产业促脱贫”的新思路。这一做法,被评为平顶山市脱贫攻坚“金点子”。(李迎新 宋文贵 通讯员:白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