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文化 • 正文

《国展精英》之无锡——耿敏霞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祁成志

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耿敏霞:创作手记

苏轼论书:“书无意于佳乃佳”。

四年前我精心创作整八尺大草书投全国第十一届国展没能入展,但同时投的一张随意书写的六尺斗方小行书却入了展。

今年第十二届国展截稿前二个月收到要评职称准备材料的通知,一下子打乱了我的创作计划。算了,放弃投展吧。在截稿的前一天,我先生帮我找出一堆以前的旧作说:不投稿一点没希望,投了还有可能,投吧!

我从一堆作品中挑捡出一张去年为试纸而作的大草书,感觉不差,盖上章,照片也没来得及拍就寄走了。没想到还真入了这“过五关、斩六将”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记得当时创作是因有约稿买了整八尺精品皮草宣试纸。纸比较厚,很生,写上去的墨发灰。为解决墨发灰问题,我先把日本玄宗浓墨、红星、敏楠氏倒在一起加水,用油烟墨磨了一下午。晩上正好有人帮忙抻纸,又喝了点红茶,感觉有点小兴奋,于是找了一首李白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因平时我喜爱李白的诗有激情,写草书易发挥好表现。又最近两年,我主要以研究临摹张旭《古诗四帖》为主,二王、怀素、黄庭坚为辅,兼学篆、隶、魏碑以增强线质。在书写时没多加思索,写完才发现长线条拉多了,纸不够,留了一句诗没能写完。重新思考,根据诗的节奏一组一组地进行收、放处理。特别在墨色、大小字、轻重、方向、书写速度等方面加强对比。让轻盈的字如同飘着的云穿插在浓墨重笔之间。整个书写过程中是从理性状态逐渐进入感性状态,直至最后嘎然而止的一点写下去,水墨飞溅,完成创作。此作因墨点洒多了,一直没有被我选用,现在看来是“遗珠”了。

书法创作一切皆在有意无意间!

耿敏霞(明霞),女,江苏江阴人。艺术硕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民盟中央美术院无锡分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兰亭班”成员,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现为无锡美术馆(无锡市书画院)专职画师。

作品入展: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四届草书展》

《全国第二届草书展》

《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首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28+盛世草书”高峰会展

《翰墨缘.乞巧情》国际女书画家作品展(中国书协)

获奖:

获江苏省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最高奖)

《江苏省建党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金奖

《江苏省首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最高奖)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奖》

获2017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

作品选刊

来源公众号:无锡市文联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