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文化 • 正文

气韵生动,融合创新——画家廖淑先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网络

null

 

廖淑先《蜀仙》:富丽雅致 娇艳欲滴

艺术家,通过对景写生,再现自然的描绘手法,把古人的绘画技法和观察具象的手段融汇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努力创作出有别于他人的绘画作品一定是艺术家心驰神往的不懈的追求,同时,开创别具一格的绘画面貌,让作品引领大众审美趣味,给快节奏生活的大众带来一丝内心深处的安静平和与心灵自由的空间,则是艺术家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纵观当代画坛,以纯粹之笔,把荷花,牡丹表现出高古而又不失今意的艺术家寥若星辰,能创作出格调高雅、意蕴丰厚者更是屈指可数,当笔者走进廖淑先的牡丹、荷花艺术世界,顿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廖淑先,笔名蜀仙。著名花鸟画家,从小喜欢画画,先后拜师张大千的弟子北京画院著名画家李行百,蜀中著名画家伍端、王明月、朱常棣、陈承基等名家,在诸多先生耳提面命的悉心教诲下,廖淑先彩蝶花鸟,虫鱼花卉均涉猎较深,尤其擅长荷花、牡丹,并以荷花牡丹著称画坛,在画界有“廖荷花”之美誉。
 

null

 

廖淑先之所以能以“富丽雅致、气韵生动”的绘画面貌而别具一格,得益于多年来在传统绘画,尤其是工笔绘画与色彩表现等方面的积学厚养和极力突破,更是她长期心追手摩,勤于笔耕,锤炼传统绘画技法与新时代绘画语言融合的结果,她笔下不管是花鸟虫鱼,还是以荷花、牡丹见长的绘画风格,“富丽雅致,气韵生动”是她始终坚持的绘画追求,同时,她坚持古法用笔绘画理念,让她的作品既能雅俗共享,又能充满高古之趣,从她的荷花、牡丹等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有黄荃的富贵、郭熙的野逸,也有吴门画派的精工雅致,创作中,用笔的变化汲取诸家诸法的精髓,如游丝描、炖菜描、铁线描等等绘画的线条,又比如她把油画中的色彩,透视、光影也都一并吸收互用,融进她的牡丹、荷花创作之中,究前人之法熔铸一家之言。纵观廖淑先的四条屏《富贵牡丹》、四条屏《荷塘清趣》等绘画作品,浓淡艳抹相宜,淡妆素服生辉,构图新颖,墨彩熠熠生辉,着色艳而不俗、浓而不媚,用线交而不乱,取春之花蕊、夏之飘叶,远观精工富丽、璀璨夺目,近看流光溢彩、娇艳欲滴,荷叶机理质感强烈、体积空间感分明,用线穿插避让,井然有序,主次关系明确,用色变化丰富,色彩逼真,整体效果协调统一。
 

null

 

廖淑先把古人先贤的墨分五色的工笔技巧与当代绘画色彩、透视、素描、光影有机结合,在中国传统工笔技法基础上,灵活运用墨与彩的融合,使墨分五色的基础墨法斑斓多姿的色调交相辉映,走出创新性的工笔荷花、牡丹绘画形式,把墨的浓、淡、泼、破的绘画技法与晕染敷彩游刃于当代绘画的语境之中,在表达和呈现花叶与花叶的交织花瓣与草虫的呼应上,用笔用彩灵动自然,用线的提按力量与敷彩变化方面随意生发,作品简洁却意态丰富,妙趣横生,通过丰富的墨性与笔意的变化传递心象与胸臆,通过笔墨的千变万化,从造型到敷彩的渐变,使笔意协调,墨韵丰富,色彩与水墨交融、光影与透视并举,造型与素描结合,滤岀画面中间色彩的转换,以及竭力隔离画面过渡之间的“净与脏”关系,以游刃有余的色墨变化调整构图的画面节奏,让画面之间产生透明感,赋予画面生动传神的韵味。
 

null

 

廖淑先的荷花、牡丹的创作既不像当代画坛很多画家那样逸笔草草、千人一面的意象表达,也有别于很多花鸟画名家过度刻画细节而缺乏笔墨韵致,而是立意于象外,通过运用新时代语境下的细致写实与传统笔墨精神有机协调,将具象造型表现准确而又不失古法用笔,以达生动传神,让整体画面充满无限意韵,这是廖淑先对自己艺术面貌的发展与探索,也是其绘画面貌格调高雅的高明之处。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蔡佳霖
 

null

 

工笔精湛大创作 气韵生动唯美品

——记著名画家廖淑先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中国画的写实水准是有误解的,认为写实是西画的超能,中国画应该是写意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有这种认识,因为当代画坛能像著名画家廖淑先女士这样,能用工笔精湛,提供写实经典的大手笔已经非常少见,多数画家画必写意,从而给人们的审美视觉带来国画偏向写意的错觉。看过廖淑先女士的工笔作品,再回望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便可以触解到,中国画的写实之法,在两宋时代已经是精熟技法,工笔花鸟,唯妙唯肖,写实超能!廖淑先正是师法两宋,执笔传承两宋工笔龙脉的时代典范!
 

null

 

她的工笔画题,不但传承两宋工笔偏重于花鸟的创作主题,更是在笔法娴熟的基础上,开枝散叶,由花鸟一题,触类旁通,功达工笔人物、山水,三题皆是精湛传神,气韵生动的非凡大创作。中国画三大主题,花鸟、人物、山水,得一题之法,即是造诣非凡,如今她三题俱揽,可见是技精法达,无所不通,非笔墨贤才而不能为之。
 

null

 

她的工笔技法,可以表现眼观的一切物象,线条精细,勾时笔笔畅达,勒时笔笔无滞,勾勒顺逆,如行云流水,风动无阻,拥有笔法娴熟,气脉通畅的灵性境界,所以笔下所制的物象,无论是荷花还是牡丹,或是山水人物,都具备活性的外延内涵,生动为上!用墨淡雅,设色干净,清虚禅韵,纤尘不染。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层层重重,渲染出质感,气因质而生,韵由气而成,观赏这些笔墨泽润无疵的工笔作品,恰如得山涧泉水,濯面透心,目观悦目,心观悦心,唯美品格,一目了然。清墨荷花宜面生馨香,流丽牡丹四屏显富贵。水墨与色彩的干净铺陈,显然是画如其人的清纯体现!
 

null

 

就当下工笔画家队伍的组成来看,业余的要多于专业的,小品式的制多显然多于四屏精湛的的大创作,这是当代工笔画使人渐感衰落的重要原因。廖淑先女士凭借自己非凡的工笔才华,在师古人、师今人、师法造化的过程中,不但掌握工笔技法的专业全能,并且突破工笔小品小画的制作范式,以气势宏弘的艺术境界,进行工笔精湛的四屏大创作,为工笔画提升了最可装饰的实用价值,也为工笔画归队画坛主流提供了实物范本。所以,站在她工笔四屏的画面前仰观,看到的不仅仅是唯美的创作品格,还可以体念到工笔艺术源流不断,文化龙脉仍旧传承有序的时代功勋!她的工笔作品,不仅是个人才华的标证,也是当代画家先向画史致敬再向未来开拓的导引力量!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9年7月2日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艺术简历】

廖淑先、女、笔名、蜀仙、著名画家、从小喜欢画画,先后拜师张大千的弟子北京画院著名画家李行百、蜀中著名画家伍端、王明月、朱常棣、陈承基等名家学习绘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巴蜀中国画研究院画师兼副秘书长、陕西美术馆馆外美术师、JIA-GUO ARTISTS ASSOCIATION协会会长。

廖淑先的画清新高雅,具有造型的写实性、精微性及色彩的丰富性,作品即有工笔画的写实、精美和严谨、又有写意画的洒脱和大气。廖淑先擅长画荷花及牡丹,在画界有“廖荷花”的美名。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并多次荣获优秀奖、银奖及金奖。

2004年作品入选首届“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工程”专题邮票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

2009年作品入选“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工程”,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

2013年中国集邮中心、国家邮政联合电信等部门出版发行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廖淑先》纪念珍藏邮册。

2013年荷花作品由成都市诗碑家迎春书画专场拍卖会成功拍卖。

2013年荷花作品举办“情系雅安"大型赈灾晚会成功拍卖捐助灾区。

2014年接受了新时代电视台《新枫采》栏目绘画专题采访及报道。

2015年作品入选由中国邮政出版发行的三羊开泰——中国当代书画百强主题明信片。

2015年成功的主办了《中加艺术名家精品联展》20人书画展览。

2017年9月成功举办了《中加艺术名家精品书画》4人展 。

2018年4月荷花作品、牡丹作品参与了国色画彩。

2019年作品参加了“天府风华——第六届巴蜀文史翰墨诗书画印艺术展。

2019年作品参加了CCTV我爱你中华加拿大展荣获“枫华杯”特等奖。

出版有廖淑先个人画集及2019文化中国聚焦当代艺术名家专刊。另作品入编《中国书画藏典》、《中国西部名家书画作品集》、《一代名家》、《世界知识画报》、《世界艺术家名著典藏》、《盛世中国中华情》、《收藏家报》、《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家报》、人民日报——《人民美术》等四十余本书藉及杂志刊登。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新闻、中国国际频道、加中新闻、全球新闻、明报、星岛日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等数家媒体作过报道。作品还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等有关方面及个人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