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在线网唐山主编么安全先生陪同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中华摄影杂志社特约记者王国臣先生和爱好摄影的一行人等来到位于河北省唐山滦州市境内的青龙山景区采风摄影。
此次采风摄影人员受到景区负责人热烈欢迎。首先负责人介绍景区现状:青龙山景区位于唐山滦州市境内,由唐山市竟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名唐山市宏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2010年5月对外开放,2011年1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11月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
青龙山古称清凉山,因群山环绕,遍生松柏,盛夏清凉而得名,为避暑圣地。后因道家认为清凉山乃北京的“左青龙”,固更名为青龙山。属燕山余脉,东西连绵9公里,南北纵深8公里,其山南北走向,山中套山,山外迭山,群峰布列,山势环绕,有“万派朝宗”之势。清乾隆皇帝登青龙山时曾吟诗寄情:金山寺影几千秋,云索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望湖北三千里,近视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这里区位条件优越,距北京170公里,天津136公里,唐山机场60公里,唐山市区40公里,距京哈高速榛子镇出口7公里,滦河高铁站25公里。京秦高铁、京哈高速沿景区北侧穿过,留下一条靓丽风景线。是北京到北戴河、秦皇岛东北三省必经之地。
其次,介绍文化传承,景区内的文化园区,是一派古雅、简洁的徽式建筑。主要由文创产品展示、青龙笔坊、青龙印刻、纸艺手工、国学书苑等组成。在文化园区我们会不定期的开展手工剪纸、亲子彩绘、国学文化等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景区还有不少书法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在这里会展出他们的作品,以供游人欣赏。所以这里也为景区的文化底蕴增添了一道浓重的色彩。人文历史灿烂“夷齐让国”、“不食周粟”、“首阳采薇”等典故在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唐古城墙”、“御井长封”、“清朝皇帝行宫”遗址遍地;自然风光优美,植有松柏一万余亩,松涛如海,古树众多,有列入河北省的古树名木千年银杏树,有各类野生植物417种,可入药达277种,森林覆盖率占景区的70%,于山中怪石、古洞、幽谷、峭壁,形成了绝佳的自然风光;基础设施完备,景区内通讯网络基本完备,建有移动、联通两座通讯站,电力充足,有变压器四座,供电有保障,景区内道路畅通;民风淳朴良田沃野,青龙山西侧土地一马平川,东侧和南侧则是沃野梯田,每当傍晚时,落日、红霞、梯田、炊烟,构成了最美的农村乡愁景色。旅游资源丰厚,区内共有主要旅游资源67项,涵盖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景观、遗址遗迹景观、人文活动景观等5大类景观。 佛道并粹、天人和谐——冀东生态旅游宗教名胜 , 利用开发、保护并存——天然氧吧,自然风光休闲区。
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扩建改造抗战老兵摄影展,把青龙山景区建成滦州红色教育基地。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景区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慈善公益活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慰问抗战老兵,资助贫困学子等等。
笔者向附近村民了解到:儿时的青龙山对它充满神秘色彩,天命己过再到青龙山,内心感慨万千!
“山川随寺秀,佛缘共长天”,花椒山下延古寺,是青龙山景区一缩影。“一象(山)迎宾客,三水绕寺来,五朵(山)花瓣托延古",这是对延古寺地形的描述。一座千年古刹,珍惜生命中的缘分,感恩青龙山景区,多年后让我们又在此相见。
《延古寺重修碑记》详解了时代变迁和沧桑。偶得保存于翻扳的一张老照片,也只能追溯到之近代延古寺一个画面。而只有见证历史的那棵千年银杏树,用苍健的皮肤,无声的言语,诉说着青龙山的历史与变迁。对游人的美好祝愿“2020中华腾飞,国泰民安”。
行至南步道 一条九九八十阶梯,幽谷峡境就在眼前。顺山势而上,在八仙石小息,品美酒、赏美景,看悬崖、松柏,疑是天仙下凡。(么安全 王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