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余姚学院余姚社区学院 唐勇敏
百里千刀两漆,经过匠人百十遍地涂刷、打磨、擦试、推光,绽放华彩如稠缎般地丝滑美妙。漆的包容性极强,可以融合不同的材质:竹、木、铁、铜、瓷、皮等等也可以加入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不同色彩,不同材质的融合,才有了“万千文华”地完美绽放。
漆仟春的“小提大作”小提桶,顺应现代审美,结合当代设计,走进生活,走进寻常人家,器、物以用为美,用于生活,才能生生不息。这就是“漆仟春”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宁波“泥金彩漆”传承和创新之路。
“泥金彩漆”一直是宁波工艺美术的“三金”代表,它的器物总体感觉是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绚丽辉煌。在宁波一些地区婚俗中,据说,女方给姑娘,必置办泥金彩漆红妆家具(如提桶、帽桶、箱子等),男方定要送儿子,一张泥金彩漆大喜床。被专家称作“十里红妆”文化。
这种髹漆艺术其实已经存在千年,从河姆渡遗址就可以找到一个朱红大漆木碗,可以佐证漆的悠久历史。说明余姚河姆渡也是髹漆的发源地之一。
笔者有幸通过我的布艺郑波老师那里得到消息,在宁波2017年“温故”展览中看到了髹漆展。作品均为髹漆名家代表作。他们分别来自日本奈良、韩国济州、我们宁波和福州等。宁波市文化馆还特地做成页面3D,至今仍可观看。其中,“漆仟春”作为国家非遗工艺,让我看到了漆文化品牌再生的力量。
下面是笔者通过一部分微信公众号对“漆仟春”深入的介绍和了解:
即漆仟春在2016年4月宁波国际会展中,荣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统工艺品及相关衍生品设计大赛金奖。
机缘巧合,我在宁波工艺美术协会群里和“漆仟春”的创始人得以相遇。2019年5月22日笔者和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余姚学院余姚社区学院老师苏建华、新华在线网的毛凤君主编和新华在线网的舒健主编及宁波行知实验小学的毛成陶艺大师一行,与漆仟春创始人奚余法,相约来到了宁波市非遗传承基地“漆仟春”进行访谈。
图:奚余法
图:左起:刘向红、毛凤君、奚余法、唐勇敏、毛成
奚余法老师,你好,我是余姚电大的唐勇敏老师,正在主持“民间艺术数字资源知识管理研究——以河姆渡先民发端的艺术为例”的省哲社课题,课题标号为“17NDJC325YBM”。在2017年“温故”里看了你们的漆展览,很惊艳。来这里是想了解一下你们传承、工艺、原料和来源。下面我们以访谈形式来进行。
图:左起:奚余法、苏建华
问:奚老师,你好,请问你们品牌名挺有特点的,它是怎么来的?
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只碗,它的表面有大漆,就是大家说的朱漆大碗。意味着漆的最早历史是从七千年前来的。品牌 “漆仟春”取七千年谐音,让人知道漆的悠久历史。品牌2015年批了下来。我公司则是08年成立的。当时基本没什么利润,靠我们以前做工程的主业来支撑。
问:你为什么要成立现在看来当时并不赚钱的行业公司呢?
答:我遇到了宁波工艺美术厂一位老先生,他告诉我这门工艺面临断代,心里觉得非常紧迫,我就有了要把这个行业传承的想法,于是就这样走了下来。
问:你们传承人是?
答:传承人是原宁波工艺美术厂的沈黎军。顾问是来自福建省漆艺专家陈天灨。
(笔者查漆仟春资料显示,沈大师的师傅是王德本。沈大师1977年就开始了学艺生涯,擅长花鸟堆塑和描金,而陈天灨1978年就开始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漆艺专业,1985年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从事漆器设计30年。)
问:你们在设计中是怎样把传统和现代艺术结合在一起的?
答:我们将现代审美和现代生活相融,采用的比如果盘,我们用新材料,而器形上我们又用物的美学,结合工业设计,采用数码图像软件进行设计。
问:彩漆原料的加工生产你们是如何运作的?
答:大漆是由专业师傅提炼漆树加工, 彩漆是漆和植物或矿物质以一定比例混合出现色彩。 具体生产运作上,我们分为了加工、采购和销售。现在经营基本持平。我们的设计师主要是宁波的,他是做平面与工艺设计的。在推广上配合政府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在设计上有传承有创新。
问:泥金彩漆主要原料和工艺是怎样的?
答:泥金彩漆器的原料是:大漆、陶土粉末、桐油、金箔、彩色颜料等。泥金彩漆是明清时遗留的描金工艺,而宁波的泥金彩漆是将漆泥调上金箔,金箔是颜色,进行表面描彩,做形的是漆泥。这里漆泥,本色是咖啡色,在河床暴晒,调上的颜色,以植物色、矿物色呈现。从大漆颜色发展看,出土河姆渡的朱漆大碗已经有了髹饰。据传说,新石器时代的舜就用的是黑漆食器。禹的祭器是黑漆在外、朱画其中。朱与黑是漆器主流色。大家熟知的中国红就是漆色的朱红色。大家说的漆黑,则是说大漆深邃之美。漆色是用山石草木原料调制色漆髹涂,它的效果会出现中国朦胧之色。
问:大漆有何特点?
答:大漆本身具有兼容性,比如皮具和陶器上都可以用。漆最早是用来防腐的,比如寺庙生漆等。它耐磨、耐蚀,越陈越亮,历经千百年而不失光彩。
问:泥金彩漆师傅构成?
答:有5和6人,他们有分工,其中专门研究工艺的有1到2人 ,对其要求比较高,要了解漆产品性能,要有经验,我们师傅都有60岁了。
问:在传承性上你们有何考虑?
答:主要是传承人和年轻人的传承,这是千里万里挑一的事情,主要和高校合作并推广。我们主要把教育固定在中小学,而在大红鹰学院有不固定的讲座。
问:你们产品设计思路?
答:这要考虑经济性,去掉传统有的奢华,在传统元素中加入现代审美观念。作品设计不要太满,考虑现代简单化的设计与古代贵族奢华的不同审美的特点。
问:奚总,听说您参加了2017年“温故展”,请您重新回顾一下你们的精品有?
答:这是我们2017年参加的小提桶漆艺创作邀请展,我们起名为“小提大作”系列。本次小提大作邀请展是由我们漆仟春发起的,以十里红妆代表物之一的提桶为原型,缩小它的体型,以漆艺作为主要工艺,邀请多位设计师对提桶进行再创作,通过漆艺与设计师的共同作业,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灵感相碰撞,实现更多的可能。
问:温故的主题是什么?
答:有温度有故事是我们的主题。
问:小提大作除设计上缩小思路外,还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答:通过合作为漆艺带来积极影响,这种影响,现在可能微小,但再微不足道的美好,都值得我们小“提”大作。
问:本次“温故”活动都有那些大师来参展?
答: 我国有陈天灨、黄才良、崔怀宇,韩国有济州漆艺家安通天,日本有奈良漆艺家筱崎真理子等。
问:除了我看到的温故展而外,最近你们主要参加了那些大型展览活动?
答:有两个。其中一次是去的香港展览周活动,暨“香约港城”—2018宁波经贸·文化周活动,由郑洁栅书记带队。还有一次是“三金一嵌”活动。展品是我们的代表作红妆系列,就是我们木案上面的这些展品。
问:你们的工艺设计和传统有什么不一样?
答:工艺流程通常是要刮灰磨灰上漆,直到最后工序,传统上说用姑娘的手来打磨的像丝绸一样光滑。我们设计上,泥金彩漆在传统上用加法 ,即堆塑是加法。设计思想是传统的减法,即传统产品的元素抽取。比如图案是从传统图案中提炼,做成比较经济,器型小的作品。我们也强调文化的有根性。图案颜色主要是金、黑和红色。你看这个系列的图案有宁波笑脸、祥云图案等。
(笔者查资料显示:最简单漆艺作品,过去1道工序要用1天,一件简单器物要 20天时间制作完成,需要20多道工序。而一般器物则需用时3个月。因此在过去,漆器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能力使用,平民百姓是无福享用的。制作方法分为“堆泥(堆塑)”、“沥粉”、“泥金彩绘”三种。)
毛成问:这个金箔易皱你们怎么解决的。还有我用金粉为何会粗?朱漆描好,油性出来,就会渗出1mm,工具可否洗?松节油洗味道又大。笔用过一次,就硬棒棒的。
答:工艺上你要多尝试。用矿物质和大漆调出色彩。你看这些红、玫红、粉都这么精致,它是随性和细腻精致完美结合。
毛成:在光滑度上我知道唐代用麻布漆包好。进行平托,打磨不容易呈现。
问:大漆有污染有毒吗?
答:这是误解,实际很讲究的吃日本,现在仍然有用漆物餐具习惯。我们的原料均取自自然,《本草纲目》记载漆是可以入药的,无毒,可以吃,本身味道香甜。这和我们的工业用漆完全两回事。
相关资料链接一:“漆仟春”其主要泥金彩漆代表作品有幸福红妆系列:“凤凰于飞”手镯、“心心相印”手镯、“比翼双飞”手镯。图案元素既有凤凰图腾祝愿美满婚姻,又有梁祝文化启示蝴蝶心心相印和比翼双飞成为中国传统自由经典恋爱的象征。寄托着漆仟春设计们的千里情思。
以“漆仟春的泥金彩漆的幸福红妆”系列,是以宁海十里红妆文化为创意启示以经典泥金彩漆工艺融合当代设计,再现了“江浙女子尽封王”的传奇。
漆仟春的负责人奚余法再三强调了他们在制作上依旧强调传统讲究的精细。设计上有现代工业设计专家设计。在文化传统元素的抽取上,自然彩漆原料配方上都可以说有了传承和创新。漆仟春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漆文化品牌正显示了再造重生的力量。
资料背景链接二:大漆之美的世界性:大漆又名国漆。自古是输出的代表,影响也是世界性的。大漆早在汉唐时期,已传入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元代传入波斯等西亚国家。清代大漆出口西方各国。18世纪后,又从欧洲传入俄罗斯。可以说世界各地漆艺的诞生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受惠于中国。
资料背景链接三:大漆历史:大漆髹饰技艺,是我国传统漆艺的专称,历时七千年。大漆,来自一种漆树割下的汁液,它是中国传统漆艺的命脉。髹,读休。专指以大漆涂刷器物。
饰,便是对漆器的修饰、装饰。髹饰,是中国传统漆艺的灵魂。大漆的使用,最初只是将漆树的汁液直接涂抹于木、陶器,起到防水、耐磨等保护功能。
资料背景链接四:大漆之美:中国大漆,尽管它的存在了七千年,却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还是新鲜的事务。大漆确实新鲜,是它来自漆树的天然汁液,有清香的气味,色彩灵动。完全和现代化工漆是两回事。它在环保性、耐久性、坚硬度等方面是化工漆无法超过的。大漆由于具有含蓄温雅的特点,所以可以用于我们的饮食器皿、起居用具。中国大漆令人安心悦目。
资料背景链接五:髹涂:髹涂不是单纯的以漆涂刷,漆器通常以木为骨、灰漆为肉、布漆为筋、以漆髹涂为皮,由此层层丰满、英英玉立。
资料背景链接六:大漆历史:我们最早看到的漆器是出土于河姆渡的朱漆大碗。此时,已有了髹饰。商周时期,除了用色髹涂外,出现了彩绘和镶嵌等装饰技艺。彩绘既已色漆描绘纹饰,镶嵌则是以漆粘合蚌贝类、绿松石等材料作为装饰,商朝还出现了金箔片的镶嵌。是我国漆艺史上镶嵌工艺之源。从战国到秦汉是大漆髹饰技艺发展的一个繁荣期。由于其轻便美观、防腐耐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一跃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角。汉代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精、产地之广前所未有。战国装饰达到了空前水准,彩绘用色大为丰富。唐代漆器装饰蔚然成风,尤尚华美。宋代是一色漆即单色不加纹饰。雕漆工艺到元代登峰造极。明清两代,是大漆髹饰技术的全盛时期,推陈出新。蔚为大观的多种髹漆技术,造就了明清漆器的文华万千、尽态极妍。而今大漆技艺已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期待它的衣锦荣归。
奚余法个人简历
奚余法,1969年12月,大专。宁波人,工作单位:宁波市鼎太风华装饰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社会职务:泥金彩漆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宁波民营企业家协会乐商会副秘书长、中国狮子会浙江联会星梦服务队第一副队长。
工作简历及从事艺术工作履历:
1994年-1997年, 宏润建设集团宁波分公司设备租赁公司负责人;
1998年-2000年3月 ,宏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材料采购副总;
2000年4月-至今 ,宁波海曙中大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5月-至今, 宁波市鼎太风华装饰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6月-至今,宁波市万格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业绩或艺术成就(可另附文字材料)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泥金彩漆);
2011年,参加宁波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2年,参加宁波市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4年,参加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5年,参加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6年,参加东亚文化之都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同时参与“匠·无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品及相关衍生品优秀创意设计展;
2016年4月,参加第11届中国(义乌)文交会;
2017年11月,参与温故系列宁波非遗课堂,举办泥金彩漆堆塑手作体验活动;
2018年7月,参加“香约港城”—2018宁波经贸·文化周活动;
2018年9月,参加2018宁波国际旅游展;
2018年11月,参加“三金一嵌”。
获奖情况:
2011年,《弥勒》荣获宁波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
2012年,《八十七神仙卷》屏风荣获宁波市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2013年,《花鸟屏风》荣获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金奖”;
2014年,《瑞鹤迎春》荣获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银奖”;
2015年,《松鹤》荣获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
2016年,“泥金彩漆”作品荣获“匠·无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品及相关衍生品设计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