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寂坐绕云白,
道悟经修薜荔材。
曳杖归兮藏野趣,
髫名未唤泪湿怀。
名字,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厚重的生命符号!古今名之圣贤者,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千万年历史重托,代表着国家的精神符号与民族的价值信念,犹如孔子学院在全世界无人不晓。名不正者言不顺,自古圣贤立德立功立言, 深恐修名之不立, 以期名悬日月、声名万古。而贩夫走卒、 山野村夫等寻常百姓虽不求闻达,亦有其名。名字,究竟蕴涵何义?很多人都很难准确解读。
青山杳寂雾缠萦,野意随溪薛荔行。策杖归来难悟道,苍天之始本无名。话说唐代马祖禅师曾诗:“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人之名字,呼之亦有规矩!古之中国,人们对男女之名,亦有不同的对待。生男弄璋,长者就以小狗二蛋等乳名称呼之,而等他们上了学堂,大人又正式给孩子起个名,与姓搭配,形成姓名,用以代表与其他人的区别。到了十八岁,男子就要举行成人礼,束发加冠,并在其姓名之外,再由长者赐个字,名只有老师父母长者称呼,而字就成了社会对其的大众称号。在那个男尊女卑时代,女孩子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她们在家,从小至大,多被冠以大丫二丫三丫地称呼,待出嫁后,则随夫姓,在夫姓后带个氏字就了事。那个时代,人的名字中,含有深深的性别不平等,以及对女性的社会歧视。
对于姓名这一人间现象,以平常之心超然以观。我既不是女权运动支持者,但也不是大男子主义的倡导者。然而在阴阳的世界里,自有天道束缚人道。众所周知,阴阳本有着它自身的太极内化规律,名字的含义亦复如是。我们习已为常地被叫着,直到有一天,突然问自己,我的名字是有形阴体的代号,还是无形灵阳的符号?还是两者结合的人格太极的标识?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如果名字是阴性身体的代号,那么名字和身体就是从属关系,身体没有了,名字也该随之消亡。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为什么古人身体消失几千年,仍有许多英雄贤达之名,仍然彪炳史册被后人记忆并缅怀千古呢?如果名字是阳性灵魂的符号,灵魂投胎了,这个符号又留给谁去继续承受?如果说名字是我们的肉体与精神阴阳结合所形成的抽象人格太极之体的标识,那么肉体和灵魂分离后,太极自然消失,人格之体又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基础,这个标识又是为谁在继续存在?
人坠深渊思入奇,一文一字叩天梯!对于姓名之理义,我不敢继续思考下去,然而名字的真正含义,既不是肉体的代号,也不是灵魂的符号,也不是超越肉体精神的人格太极化的称谓,它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和传承意义。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超越阴阳太极的抽象化、人格化特征,具备了天人一体的“大象无形”之境。
叩问苍天只一句,臣名到底意几许?默默茹苦待半世,不见雷公送风雨。名字到底包含什么! 如果非要我描述名字,可以从中列出三层含义:
一是称谓,也是代号。是一个血肉之躯的外在代表,你走到那里,人们会呼喊你的名字,以显示在称呼你。你的各种权益,也以你的名字而代表,并存放在你的名下。
二是标志,也是符号。老子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人只有道德高地不失,才能长久,肉体死了,其精神依然活在后人心中者为长寿。然而,这个活在后人心中的精神,只能用名字这个符号,来作为区别他人的标志了,过去的身形是否伟岸已不重要。
三是标识,也称贴签。这是由名字延伸出的太极人格化完整评价。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环境之内,这个生活圈子会对这个人的功过是非,作出相应的评价,这个评价就把其人的品行、道德、思想、才干、贡献等强加到这个抽象的人格名称上,产生或褒或贬的社会效果,这是名字的社会延伸,这种延伸对与名字相关的名声,名誉,名气,名位,名分,名望,名节等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一日名下收。儒家要求人们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以图身后千载修名。可见儒家非常重视名字的精神人格层面。而老子对名与身孰亲时,则更重视生命,而轻视身外之物。而在师法自然的道家眼里,名字就是符号,犹如蚂蚁蜜蜂一样的代号。而在儒家人伦的眼里,名字就是一个人的生命。
风烟遥望,飘渺归空。我们来此一世,当儒道结合,或出或处,既要善护自己的生命,又要善护自己的名号。人当无为修心,有为立世,虽不求名垂青史,也要求名副其实。“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从道家之理讲,我们人应当淡观一切,包括名,包括利,包括食,也包括婚姻情感等,它讲究的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故而一切世间之事,都是修心之径,万物从空入有,然后,再次荣枯归空,如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永恒循环不已,此乃天地大道。闻得其理,便是闻道、知道,悟得其理,便是悟道、得道,践行其理,便是修道、行道,传播此理便是布道、传道。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从儒家讲,人当先行格物,格物就是推究万物之理,明理悟道正心后,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为民造利,名垂千秋。虽然儒家就是积极入世追名逐利,但进取不为自己,而为仁义天下,但即使求千世名、万代利,仍属于欲望的层级。道家则崇尚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规律,要求人们少私寡欲甚至无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道家终以其无私而成就其大私。由之观来,名字意义实在太大,有其无限的扩展空间。而反观自己的名字,也愈觉意象萦绕妙趣横生。若不枉入此世渺渺,空来空去,也就莫如与道相伴,留下一世道名去度脱万缘而回归本性矣。
天道流霞满谷红,
映野飞鹤未可名。
恬澹零落幽涧雨,
野鸥无侣自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