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徐威海作品选登
书法家徐威海艺术简介
徐威海,祖籍江苏淮安,1988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现为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副秘书长,《珍藏》杂志社副主编,长城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从小酷爱书法,受教于王顺馨老师,师承于右任养子、弟子刘田依大师;每日坚持练字,达到忘我的境界。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威海坚持探索书法艺术40多年,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书法,常常为捉摸汉字的结构和古人技法的奥妙而反复读帖与试笔,达到痴迷的地步,多年来对魏、楷、行、草均有涉猎,而尤对行草书情有独钟。凡能接触到的古今名家法帖,都加以揣摩临习。艺术心境趋于平和,渐入佳境,无论是擘窠大字还是蝇头小楷均能收放自如。他特别喜欢怀素的奔放不羁,孙过庭的挥洒自如,赵子昂的妍丽遒媚,王觉斯的奇诡刚健,康南海的舒展恬澹,于右任的超凡脱俗,林散之的气势博大,尤对“于”、“林”浸淫甚深。
古楚淮安,地处淮河下游,大运河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开国元勋周恩来,以及古代画家边寿民,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都出生在这里。在这块悠久而肥沃的土地上,徐威海师自然造化,悟民族精神,修艺术境界。长期潜于“二王”的韵致和唐人的意趣中,守古人笔法之“方园轻重、顿挫蹲驻、折抢回衄、提转叠侧、尖搭峻涩”,其作品结体宽绰,潇洒舒畅,疏密相间,方圆兼施,气脉相通。实现“穷变化于笔端,合情调于纸上”的创作意境。在整体布局上注重墨法的运用、结字的流美、“借白当黑”的巧妙安排;更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艺术上的峻涩凝重,灵动秀美,章法上的粗犷豪放,气势磅礴,表现出一种跌宕生姿、奇纵有致的书法艺术效果。
2005年客居北京后,他又从楷书到行草书轮回修炼,再次遍临古代众家法帖,同时将众家笔法和刘田依大师的亲传口授相结合,深刻理解古人书法的精髓。
徐威海虽恪守中国书法的真谛,但也不一味排斥标新立异。要标新立异,表现个人风格,必须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和扎实的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以积厚的修养从传统中走出来,从而驰骋书坛,出手皆成佳作。
徐威海汲取古人的精华,穷变化于笔端,相信通过他的努力,艺术生涯会大放异彩,并在千古绝唱的书法艺术道路上一展狂草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