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阅读 • 正文

悠悠故乡情——观张钟钢笔画“王阳明故里写生画展”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唐勇敏

        新华在线网宁波讯(唐勇敏) 1月22日参加好“我与家乡名人有约”活动结束后,又和此次活动的主办方钢笔画家张钟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也是位企业老总,创办了宁波舜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已经经营的非常成熟了。他何以有如此多的成就呢?             
       会议室里陈列着张钟在家乡阳明故里的写生系列中的几十幅作品。参加此次座谈的有四人,即钢笔画家张钟、市三院心理医师吴旭东、宁波事业部毛编和笔者。 笔者和画家张钟也认识很久了,他为人谦逊,待人热情,亲切。而钢笔画则是他工作忙里偷闲而做的选择。他的画作主要反映家乡的人情风貌和人文文化等,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贴近普通老百姓“真实”“真情”的日常生活。
       张钟创作画时间是1971年开始的,他用他独特的“张钟线条”创作的画,有些是家乡风景建筑物,现在,有的居然真的成为历史了,甚至有的事情也是成历史事件了。他说当时胶卷贵,拍好的片子又由于技术问题,会作废。被保留的幸亏有他钢笔的写实作品了。家乡的风情,家乡的特色,家乡的文化,无不在画家的追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不也是余秋雨先生描写的小时候的余姚吗?那姚剧王阳明,那小桥,那流水,那人家,那龙泉山上被华建新教授描写的乡村故里的亭台楼阁都被他付诸笔端,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而有的地方,随着家乡城市化改造,原来的建筑也被拆掉了。吴旭东说,只有在这里看到张钟老师的每一幅精湛画作,都会勾起他的思绪,回忆曾经的余姚旧貌。比如他的梁弄老家风景,比如酱园街原来的风貌…… 
      此次他分享了七易其稿,创作的“总 书 记与横砍头的故事”水墨作品《情暖横坎头》创作过程,和一些细节的处理过程,对于也是绘画爱好者的我,也知道了他创作的不易。前面提到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已经知晓,我也就不说了,其在另一个张钟文章里有描述。只分享下他该作品的艺术创作过程:一个是聚焦过程虚实处理。一个是道具模块家乡特色的强化。一个是人物服装设计处理, 一个是光影处理。他反复强调这幅作品已经引来好些媒体关注了,也让多个专家看过。对于这幅画,专家和媒体也高度评价了此画。 结束后临告别时,我们每人还有幸的拿到了张钟画家送给我们的都不一样的一本书。可以看出,这么多年来,张钟对创作的画作也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充满激情。经过努力,他也成为了浙江美协的会员。如果大家要找他,欣赏他的钢笔画展,可以去他单位观赏,相信会不虚此行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