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阅读 • 正文

三木秉凤:中国易经初解之五十【小结版】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周凤森

 

 

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

月悬秋夜万家新 时落天涯若比邻

天地氤氲大道立 化醇万物自阳阴

《六祖坛经》有言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宇宙中没有恒定不变之物,大千世界包括日月星辰在内都是自然现象的生发衰亡。即使恒星也有从生到亡的过程,只是寿命以亿年计算罢了。一切生命其实皆为一种生灭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等等。《易经》所揭示的万物运行规律恰恰就是宇宙各种现象的变化内理!《道德经》言“道生万物”,是故,道之理也就是万物形成变化之理(规律)。《易经》是对万物之理的高度概纳,是万物规律之经,是宇宙变化之道,故而《易经》被中国古人列入百经之首。

易经共分上下两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上经以乾坤开始,以坎离结束。天地日月是我们生存环境中八卦中最重要的四种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一种自然显象(现象),除了“道”没有恒定不变的事物,而“道”又是虚无空阔的。《道德经》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处之“无”就是天地未开之前的“不生不灭”状态。这种状态也称之“道”,也称之“无极”,佛教称之“一真法界”。此处之“有”就是天地混沌阴阳未开的状态,即“太极”状态。《道德经》之“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二仪;“二生三”就是阴阳交感而化生冲和之气;“三生万物”就是冲合之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而化生出大千世界。

易又分为先天之易与后天之易。先天之易以伏羲六十四卦为基础,后天之易以文王六十四卦为基础。先天之易与河图相应,代表万物未生之前状态,后天之易与洛书相应,代表阴阳交感万物生灭状态。《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这就是后天之易的万象由屯蒙初生到“大壮、夬”再至“既济、未济”的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过程。由此而知易经上经以乾坤为始,代表“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易经下经以咸恒开始,代表“有男女然后有夫妻”。

易经上经从乾阳坤阴开始。一阴一阳之谓道,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乾属于主动力,坤属于初动力。乾坤之后就是屯卦。屯阴阳始交而难生,故屯乃万物始生之象。处屯之时,君子以经纶大事,虽不利攸往,但利于建侯。屯后则蒙,山水之间物丛蒙生,蒙杂而著,君子以果行育德,蒙以养正,圣功也。物蒙而养故入需,需卦在饮食宴乐中等待机遇降临,而不急于前进。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争夺生存条件往往发生争讼,故而饮食而生争讼。讼卦告诫我们君子应当做事谋始,逢诉力争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方为上上之策。讼必有众起而入师,君贤将能,出师以律,出师以名,师以中正,可以王矣。师众必有所比。比者向上依附之象,在天下比辅来归之时,先王当以建万囯亲诸侯,然后比则凶。比必有所畜,来归者多则必小有蓄积而养育,以德畜民则治,以民畜财则养,所以养民懿德皆由小畜开始。物畜然后有履,履者行事合礼,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履不处也即履是一个过程。

研究易经之上经,我们可见易经共三十二个对卦,每一对卦非错即综,然而泰与否两卦,即是相错又是相综。泰者亨通,否者闭塞。亨通之时君子辅相天地之宜,举重若轻,否闭之时君子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所以否泰反其类也。否极之时便有能通天下之志的君子出现,同人于野,形成打通否塞的合力。与人同者,物必归焉,火在天上,大有之象,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有大者而不可盈故以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谦因以多益寡,故而君子有终。有大而能谦必豫,先王不怠其志,作乐崇德,以配祖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快乐之时不忘建侯行师。豫必有随,快乐之时必有人追随。随者元亨利贞,天下随时。以喜随人者,必有事,乐极生悲,故受之以蛊,大乱必有大治。君子以振民育德,实现天下治。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物大而后可观,先王在君临盛世之时,应省四方,观民设教,文化天下。

当今量子力学认为万事万物皆是一种波动现象,如水波,电波,光波。六十四卦从乾坤到“即济未济”,其实也是上下波动且不断变化的过程。《杂卦》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观民以教之时,必有异人犯律,若颐中有物时,必噬嗑而享,先王以明罚敕法。而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饰享则尽,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君子尚消息盈虚,乃谓天行也。剥,穷上返下,故受之以复。复则重复之象,从头开始。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复则无妄,故受之以无妄。无妄必须与天道同行不可妄动,其匪正有眚。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君子畜德养贤,物阜民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养以正!君子慎言语,节饮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大过颠也,君子应当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物不可终过,故受之坎。坎者险也,但君子行险而不失其信。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离乃日在天上附丽之象,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朴真无伪的原始社会,人类属于生物琏条的一个环节。所以人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道法自然”的生活。故而以乾坤定位的伏羲先天八卦,就体现了这种太极混沌的原始状态。当人类衍变成为所谓“万物灵长”之后,人类社会便龙盘虎踞于生物链条的最高端。人类文明逐渐从大自然怀抱中脱颖而出,人文与自然由此分开。人类社会产生征服自然的野心,故而人文与自然形成阴阳对立。以坎离定位的文王后天八卦,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形成对立后的易道体现。2019.9.25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