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阅读 • 正文

三木秉凤:春花绚烂 秋果飘香(周凤森)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周凤森

驰骋川隰岭水间

长龙疾逝闯雄关

春埋一籽无人问

秋获万禾掩尔山

金风扫野,斜晖映莲,溽暑褪尽,依依墟烟,百果压枝,五谷丰田,我自默默大观,天地间竟一派秋收之景。大自然之阴阳妙合,化醇出人间勃勃万象与无限生机。也许尘缘之事似若游戏,在不经意间编排出一组文化程序,却按下了世界文化由冲突到融合的按钮。一群文化达人参与其中,便使这帧程序有序恒定地运转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年,二年,五年,十年……这就是道法自然中的天缘地造之合!一个几十人组成的网络文化团队,靠什么功夫去影响整个世界?那就是文化长征中愿力与毅力的并驾齐驱。自建队以来,近六百个日夜飞速而过,而我们耘耕深埋的文化种子,却已经随着团队发展影响着半个中国,将在世界上空盘旋,这就是文化膨胀的化导力量!在微膏纤细中,它似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却“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团队得道之助,使星星之火掀起燎原之势!也许幸与不幸,不可用金钱彰示或以物质衡量。这个团队是依靠一种文化信念的力量凝聚而蓬发,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精神愿力与意志定力。

金钱也许让一副尘缘世图,丑态百出,尔虞我诈,唯利是争!百年资本知识世界已经让人类文化需要处于精神饥渴之中。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这就是文化的蕴藉基础。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宇宙大道的化身,人类一切文字中一旦承纳了宇宙人生的道理,那么这些文字也就包含着永恒的思想灵魂与宇宙价值,文化与日月同寿,与天地同春,即使百万年之后,人们依然能够从古人骨刻铭文的化石遗迹中寻找到文化淙淙的影子!一支网络团队,一旦注入了文化的血液,这支团队犹如源于冰峰的潺潺活水,永远没有腐朽断流之日;这个团队犹如万年不变的化石,永远成为承纳文化符号的载体。人类社会千万年来万象更新,但唯有文化恒一如初!我想王安石有诗正应此意,“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物质社会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逐渐失衡的交汇线的尽头,我们一览众山之小,一擎灯塔之高,身如磐石般屹立文化高峰!小小的文化团队会为世界探索出一条文化和谐之路吗?是的!不畏浮云遮眼,道在心中独行。这是文化自信后的文化自强之路,这是一种文化担当与文化胸怀,也是一种文化践行与文化弘毅!

在物质极大丰富而世风日下之时,物质与精神,人类更需要什么?物质令人衣食富足,精神催人灵魂高贵!富与贵,乃人之所求也,求之本也无可厚非,中庸之路要求兼顾两者。其实思想道德建设才是人类的正确方向所在,文化建设就是思想建设,就是道德建设,就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有人低观了文化的内容与价值,文化建设绝对不是企业庭堂门楣的几行号召与箴言就能解决的灵魂深处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循向心内反观,在物质极大丰富后也让心花炫丽绽放,这是自我思想的坐标定位,也是文化定位。我们要分清哪些属于身欲之需,哪些属于心灵之需,在泾渭分明中阴阳平衡,在四季嬗变中取舍得当!从心性(本体层面)、心灵(精神层面)到肉体(物质层面),我们人一生都很难走出灵魂载体的窠臼。不可否认心灵不在一个层级的人,很难理解另一个层级人的所言所为所思,乞丐与帝王其格局天地之别。犹如小学生、中学生与大学生一样,文化深浅其实就是一种思想代沟,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直到世界顶峰。这种障碍只能随着人心悟性的提高而逐渐认同归一,别无二途。

今天,文化长征的序幕一经拉开,它的结局就是文化大同!这是人类思想领域由文化冲突到文化包容,由文化包容到文化共识,由文化共识到文化大同,由文化大同到社会大同的漫长之途。这支队伍犹如红军长征之前似茫无目的,其实冥冥之中,早通天衢。天下本无道,正心而行便是路,人间本无友,志同道合便是伴。从去年春花绚烂,到今年秋果压枝,十九个月的初级长征,步步历程似如天定!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形之道竟然如是般娓娓道来!六祖慧能大师言及“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文化团队生发的过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简单无奇,实则惊天动地。一支团队收获在一个恰如其分的爽朗时节,即自天意,亦是道同。而文化长征终点,将在哪里?其实千百年的世界预言早已解答了花开果成的大同归宿。(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世界大同文化传媒)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