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综合 • 正文

杨登茸作品:威海的那片海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杨登茸

在城市呆久了,人是会想念山,想念水的。于是挑个南风微醺的清晨,与雅和乔乘坐高铁一道前往盛名之下的威海。

出了站口,导游德开车沿着环海公路载我们前往渔码头。举目无边的海湛蓝湛蓝的,荡漾着粼粼艳艳的水光。

“这么美的海,延伸到天际吧!”我们好奇地问道。

“不!不!从胶东半岛延伸到黄河交汇处。”德笑道。

到达渔港,正值傍晚时分,海鸥展开洁白的羽翼,在碧蓝的海面与火红的云影间起舞,冷暖交融的色调勾勒成一幅生动的退潮图,随手一拍皆是风景大片。远处渔船的剪影缓缓靠往码头,渔民们满载而归。码头上顿时喧闹起来,新鲜的渔获残留着深海的温度与气息,被一一分拣、被吆喝着叫卖。随后德带我们前往海洋牧场,打捞生蚝、扇贝、三文鱼……在升起的蒸汽中,在琳琅的海味中,我们也结结实实体验了渔民的辛苦与欢愉。

夜晚低垂,德领我们参加了海边的篝火晚会。明月仿若从海底升向天际,海风猎猎,翻涌着海浪,溅起一大片雪白的水雾。渔民临海围着篝火扭动着腰肢,踩着节拍起舞,吟唱着亘古的渔歌,歌声里,海域千年的潮汐与风霜已悄然凝结成北纬37度的海洋文明。

次日清晨,当天空泛起鱼肚白,退潮后的涂滩一览无余,信步走滩,海滩上散落着被海潮打碎的珠光:有的贝壳形状各异,有的贝壳纹路斑斓,有的贝壳色彩缤纷... ...静静地躺卧在一个个水洼中,水洼如镜,映着蓝天和远去的鸟影,有几只慌慌张张的小螃蟹在其中横行,片刻又急急地钻入沙洞,留下一只只小爪印。浅水滩处,墨绿色海草,像光柱的海底,神秘莫测地迎浪起舞;闪着银光的鱼苗(当地人俗称“海楞蹦”“沙里趴”)在浅滩里疾速地游来游去,忽聚忽散,搅着水花四溅。

清清亮亮的咸风,裹着露水的寒,吹醒了晨昏,吹走了忧愁,也吹开了迷雾,那香海的面貌便呈现出来。海水的碧是多层的:近海是青豆绿,像晶莹剔透的玻璃球,阳光可以穿透水底的每一粒沙石;稍远的海是天水碧,宛若一片温润的孔雀石;远处的深海又静静地沉淀成厚重的法翠,与星蓝色的天际连为一体。海浪也不似昨夜那般气势汹涌,而是带着拂晓的慵懒,一波一波轻缓地扑向沙滩,亲吻着松软细黄的沙铄,漾下一圈湿痕与一圈细白的浪花,又悄然退去,发出轻轻的“唰——唰——”声。

不多时,骄阳按耐不住“腾”地跳跃出海平面,将海上萦绕的薄雾撕碎成跳跃的碎金撒在海面上。广阔的海湾上,游客们玩着各种有动力和无动力的项目,将大海涂装成绚丽多彩的海洋乐园,热闹而鲜活。

远处,鼓起的张张白帆,仿佛是海面飘着的云散落在水天间。再近处,帆板急驰过海面,划出雪白的弧线;巨大的风筝冲浪伞,托起冲浪者的身影,冲向浪尖,激情四射;小巧的快艇,轰鸣的引擎撕扯着宁静的海面,留下长长的银色口子。

沙滩上,五彩的遮阳伞在骄阳下一浪一浪地绽放,似一片巨花的海。海岸线上,黑松郁郁葱葱,沿着海岸线蜿蜒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白色沙滩小屋散落其间,仿若整条绿松石镶着珍珠嵌在海岸线上,海岸便兀自有了楚楚动人的风情。再远处,几座海岛被淡淡的薄雾环抱着,若隐若现、充满神秘,惹人遐想。我们驾着沙滩车,在滩涂上,碾出一条条蜿蜒的车辙,拓成一行行欢快的印迹。

远海深浜的威海呀,浅湾澄澈的威海呀,今日!今日我将与你告别,阳光、沙滩、海潮、咸风、鸥鸟、帆影……都只能留在这北纬37度的海洋之中,纵有千万般眷恋,也带不走一片微蓝。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8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