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经济交织的新时代,物流行业已成为贯通国际贸易的“毛细血管”。近日,我们节目对话广州市丰年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CEO陈伟鸿与中国区业务总监何勇强,揭秘这家深耕东南亚市场18载的行业领军者如何以本土化战略、数字化革新与责任担当,编织中国制造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诠释现代物流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让世界看见中国制造的力量”——这不仅是陈伟鸿创业的初心,更是丰年国际货运十五年发展的核心注脚。从新加坡装潢行业小老板到六次创业终寻热爱,陈伟鸿以“物流人”的执着,将企业从10人小团队发展为横跨中新马印菲等5国的物流巨头,年处理货柜量突破1万条,跻身东南亚专线物流头部阵营。
面对2021年仓库火灾的至暗时刻,陈伟鸿先生选择带领丰年以担当破局:主动承担2500万元损失,却赢得客户以运费抵扣货损的持续合作、供应商延长账期的信任回响。这场危机验证了企业“客户至上”价值观的深厚根基,更锻造出逆境中涅槃重生的韧性。
在何勇强眼中,物流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效率与体验的博弈。丰年以“三重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本土化深耕:在东南亚五国自建清关团队、100余台自营配送车队及海外仓,打破传统代理模式,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
技术赋能:自主研发IT系统对接海关数据,通过自动化测量、智能分拣设备将订单准确率提升至99.99%,微信端物流推送服务领跑行业;
服务升级:首创“主动化服务”体系,从5A级智能仓库到亿元级保险保障,构建起覆盖货物流转全周期的安全网。
在商业成功之外,丰年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DNA:
环保实践:以可回收塑料卡板替代传统木制卡板,电动叉车与无纸化入仓系统年减碳量可观;
公益行动:每年开展两场及以上公益项目,助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从无偿献血到助学敬老,传递企业温度;
客户共生:直面汇率波动与用工成本挑战,以政策响应的智能定价与长期主义服务,助力中小跨境电商穿越周期,并通过AI技术提效重构价值链。
谈及行业趋势,陈伟鸿指出:“物流企业需以马拉松心态应对变局。”丰年正通过三大布局锚定未来:
24小时响应机制:跨时区轮班协作机制,实现国际物流全时段信息无缝对接,攻克跨境物流信息误差难题
API生态对接:海外仓与Shopee、Lazada等平台数据直连,赋能跨境电商“一键出海”;
人才与文化培育:将“客户信任”转化为组织核心基因,让200人团队构建价值共创共同体,实现深度协同发展
以数字化为纽带,打通海运大宗商品运输与“一件代发”定制化服务,构建全链路、全模式的智能化物流服务矩阵,为东南亚跨境贸易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丰年国际货运正以“物流即服务”的全新理念,重塑国际贸易的价值链条。正如陈伟鸿所言:“真正的物流不是搬运货物,而是传递信任。”在这条没有终点的征程上,中国物流企业正以创新为桨、责任为帆,驶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