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夏访谈网综合 • 正文

浙江新昌: “枫桥式”社工站“情暖老兵”受人赞

发布时间:  人气:   作者:吕夏英

新昌县南明街道社会工作站(简称“南明社工站”)以“枫桥式”社工站标准为服务锚点,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社会工作理念,以“五社联动”为服务基础,为辖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和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三化”提升,全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民生服务站,推进“枫桥式”社工站建设。

“光辉岁月 情暖老兵”关爱退役军人项目,是南明社工站今年第一个服务类社工项目,项目通过“社工+志愿者”助推“一清五助”的服务模式,走访和了解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人才特长、需求表达;通过社工个案服务、结对互助、开办集体生日会、节日探望等,力求达到烘托双拥氛围,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克服困境,恢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让老兵退伍不退色,身残志不残。在新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南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协助下,社工筛选出走访名单,为社会献爱心做志愿服务的退役军人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共70位服务对象。社工通过对走访的退役军人进行分类管理,并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和服务,助力他们融入社区,发挥积极作用。

走访慰问,问卷需求摸清服务对象动态。

南明社工站社工与南明兵锋志愿者组成项目团队,特邀新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一起入户走访,慰问南明街道部分抗美援朝退役军人。抗美援朝退役军人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88岁,由于身体原因,这部分退役军人基本上行动比较困难,有些住在养老院,有些跟孩子们住在一起,日常都需要有人照顾。项目组为摸清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为每一位服务对象建立服务档案,档案内容主要有:家庭的基本情况,个人简历,健康档案,需求问卷和服务开展的情况记录等。对老人提出一些政策上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特别是身体原因需要与医院对接的问题,社工及时跟医院进行了联系,帮助个别老人解决了就医的难题。

共享共乐,忆峥嵘岁月燃军人之志

项目组为退役军人组织“集体生日会”,大家在一起,跟着社工的节奏,一起唱红歌,一起分享自己曾经热血澎湃的军营生活, 一个个动人故事,诉说着老兵们不变的追求、不老的情怀。“这个活动很好,关爱老兵活动又一次燃起了当兵时的激情,满满的军旅青春记忆。”76岁的退役军人盛伯洪激动地握着社工的手。退伍不褪志,退伍不褪色,他们是一群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的和谐美好添砖加瓦的退役军人。有的在社区做志愿者,参加“退役军人平安巡逻队”做志愿服务,有的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关爱贫困学生,捐献自己的一分爱心,有的参加各种公益社会组织发挥余热……,他们在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着一份份自己的力量。

三、资源链接,改善困境退役军人居家环境

南明街道莊前村退役军人章林洋,今年70岁,他从福建省宁德海军部队退役已有47年,一直单身独居,是一个低保户,房子上下两层都是毛坯,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楼梯和灶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项目负责人根据章林洋的实际情况,通过社会资源链接,利用慈善爱心公益基金设计居家环境改善方案,方案在得到其本人认可后进入改造。安排油漆工对墙面进行了打泥子、刷漆,对灶头进行了重新维修;爱心商家“小张木坊”免费提供木材;爱心木工张金洪为楼梯免费安装了扶手,排除了老人上下楼时的安全除患;项目团队对他家里杂、乱、脏的家具,进行了全面清洗和整齐摆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章林洋的家焕然一新。他一直说“谢谢你们,没想到我也可以住上这么干净的房子,下次你们过来,我还是会保持干干净净的。”

南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街道将以此项目为探索,深入推进“一清五助”的退役军人关爱模式。同时,南明街道社工站还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尊崇、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弘扬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模范精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深入人心。

作者:吕夏英

编辑:毛凤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聘书查询   |   智库查询

Copyright © 2018-2026 华夏访谈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