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射雕艺术团,不仅是该县第一批成立的群众性文艺团体,而且是绍兴市第一批品牌社会组织,横板桥村是天姥山下第一村,既是传统古村,又是革命老区,如今被列为省级未来乡村的重点村。龙年正月,该县创新实施“送下去”与“接上来”相结合的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改革,让城乡百姓共享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成果。在这接送乡村老人“万人进城看大戏”的热潮中,射雕艺术团与横板桥村双向互动,又为这个龙年正月的红火添了一把柴。
艺术团体“老字号”,为老区服务做得好
射雕艺术团成立已有17年,在当地可谓是“老字号”文艺团体的市级品牌社会组织,对艺术不竭追求、精益求精,深为百姓喜爱,3次上过央视,早就名声在外。该团始终热心公益,尤其注重为老年人服务,常年送戏下乡及进养老院慰问演出,为这些最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声音,助力城乡精神共富。
该团视雷锋为团队的精神灯塔,从而凝聚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集体意识与力量。他们与革命老区横板桥村结下不解之缘,就缘于去年“雷锋日”一场慰问演出活动。
今年“三八”何处去,该团与横板桥村一拍即合,响应县委县府的号召,追寻红色足迹,送上精神食粮,双向奔赴乐享共富。
城乡互补相融合,革命老区展新颜
横板桥村是天姥山门户与古代驿站,又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点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被命名为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列为当地红色教育基地。随着天姥山李白梦境的一一重现,该村古色古香又焕发新颜,吸引了大批重走唐诗路、神游天姥山的游客造访与逗留,为该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这次射雕艺术团送戏下乡,与接受红色教育相结合,是与横板桥村的良性互动。如今,在潘震故居与横板桥村支部旧址旁,建立了天姥山革命纪念馆,射雕艺术团的团员们,安排了先参观后演出。横板桥村现任书记王伯强说:“我们将不负先辈期望,以红色为引领,充分利用好天姥山门户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源,借天姥山李白梦境成实景的东风,建设好百姓共富的未来乡村。”最后他邀请大家今后再来,因为这里的故事古迹太多了,一时半会说不尽也看不过来。
红色教育用心记,讲好故事演好戏
“三八”节一早,多是女同胞的射雕艺术团出发了,她们将在送戏下乡的演出中度过她们特有的节日。该团的郭志霖团长是一个摄像爱好者,每次演出都带着自己的摄像器材,到现场拍摄,多年来为这个艺术团体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忆。创始人王清明,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节目主持人,也是演出主角。这个团队很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衷公益,热衷艺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次演出都圆滿成功,声誉越来越高,舞台也越来越多。
新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天姥山分会的会长潘伟光,闻讯射雕艺术团到他的老家,特意驱车赶来,盛情邀请化好妆的演员们分批参观天姥山革命纪念馆、横板桥村支部旧址及潘震故居。演出开始了,留守老区老家的老人们纷纷赶来,在这个龙年正月的尽头,欣赏一台为他们喜闻乐见的精彩大戏。
作者:杨树山
摄影:郭志霖 章灵平
编辑:毛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