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八岁那年的秋天,我上了小学。上学第一天,我端坐在板凳上小心翼翼地打开书包,取出妈妈给我准备的石板——一块用来写字的碎乌盆底,看了看别的小朋友的石板,又大又方正,四边还镶有木框,我那碎乌盆底比起同学的石板显得非常寒碜。
盆底不大,放在双膝上也不稳,加上材质粗糙,石笔在上面滑动很不流畅。到了冬天,手触到石板感觉冰凉扎心,我的手冻出了冻疮,拿不稳石笔,写的字像蚯蚓爬的踪迹一样,歪七扭八,几个字就把石板写满了。每次写满都需要老师批改了才能擦掉再写别的字。我只能频繁地找老师批改,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许。可是老师每次看着石板上的字时,都会失望地摇头。这时的我总能看到有一些同学幸灾乐祸的眼神和那些不屑的神态,我的心便一丝丝的疼。
我做梦都想有一块和小朋友一样的石板。我多次要妈妈买,她总说等上了二年级再给我买。妈妈的回答让我一次次地失望,一年的时间真是漫长啊!一想到同学那讪笑的眼神和老师的无奈,我就象陷进了无底深潭。
终于有一天,在姥姥家我看到了一个盛水的乌盂盆,乡下人叫套子。这种套子底部平整,和石板的颜色材质差不多。我想如果把套子周边打掉,保留套子的底部,我的大石板不就有了吗。
有了这个念头后,我就关注姥姥的行踪,终于瞅准机会把姥姥家的套子偷了出来,找了个隐敝的地方用石头把套子打碎。也许是心情过于紧张或是用力太大,我想要的石板最后成了一堆碎片。
我的石板梦又落空了。
那天晚上,隐隐约约地听到姥姥对妈妈说:“我家套子丢了,在胡同里发现有一堆碎片,这事好像是三儿干的……”停了片刻姥姥又补充说:“你不要难为他,他还小,咱俩装作不知道就是了。”听到姥姥对母亲的嘱咐,我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泪,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此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去姥姥家,没脸面对姥姥。
我的书写作业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心情十分着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想起我写得那弯弯曲曲的字,心里就不痛快。什么时候才能有块石板呢?如果有一块和同学一样的石板,我想我写的字一定跟他们一样好。我边走边思索着就走到家门口,刚想进院,忽听邻居家夫妇在吵架,接着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摔东西的声音。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发现这家院子里有一个摔碎的大乌盆,乌盆碎片中有一块乌盆底,我便急不可待地跑过去捡起来揣在怀里,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回到家里,就高兴地向妈妈讲述乌盆底的来历。我的情绪并没有感染到妈妈。她听我讲完默不作声,神情仿佛有点呆滞,眼睛里好似有点湿润。她走近了我的身边并用一只手拢在我的胸前,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小声抽泣起来。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落泪,难道我做错了吗?不该捡人家的东西吗?我心中在问自己。过了一会,妈妈喃喃地对我说:“三儿,都怪妈妈没有用,等妈妈攒够了钱一定给你买个石板”。听了妈妈的话我仿佛感受到了她的悲悯和忧伤。我紧紧地偎靠在妈妈身边说:“妈妈我再也不要石板了。”
有一天中午,邻居家又传来吵架声,紧接着就是摔东西的声音。我拔腿就往外跑去看热闹。“滚回来”爹的一声怒吼,把我彻底吓懵了,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心里在问,我又做错了吗?妈妈小声地对我爹说:这怪不得孩子,要是给孩子买个石板,能让孩子为了捡到一个碎盆底疯成那个样子吗?
二
晚上在我昏昏欲睡的时候,听到妈妈对我爹说:“听老师说三儿书读得挺好的,是不是该给三儿买块写字的石板了?”父亲沉默良久,说:“石板不便宜,得咱俩在生产队干上好多天的。”父亲说的我现在才理解了,那时挣一年的工分,扣去口粮款所剩无几。父亲又说:“唉!要不,让他自己挣钱买。”母亲惊讶的说:“他这么小,上哪里挣钱?”“让他去捡鸡粪狗粪,卖给生产队。”父亲话音刚落,我就蹭地站了起来:“说活算数,明天就去拾鸡粪。”我的举动把他俩吓了一跳。
农村里有句谚语“南跑北跑不如捡粪搂草,因而那时农村到了冬闲时拾鸡粪捡狗粪的人很多,要想有点收获就必须起得比别人早。
鸡叫头遍人们还在熟睡中我就早早地起了床,撅着粪篓子沿着街道寻找狗粪。年少的我对于夜晚充满莫名的惧怕,怕鬼更怕狗。黎明前是黑暗的,冬日里的冷月寒霜撒在雪地上,行走时更觉艰难。狗的狂吠声不绝于耳,胡同里又黑又深,惨的让人心里发慌。寒冷和恐惧让我恨不能缩紧身子退回家门,但只要想起能有一块石板,寒冷胆怯都丢在脑后。
一个冬天下来,我捡了很多狗粪,不仅圆了石板梦,妈妈还给我买个新书包和一双新胶鞋。
三
正月十五刚过,新学期开学了。寒意虽未尽,春天的气息还是十分温馨, 直觉告诉我,柳絮飞扬花香满园的时节已为时不远 了。
新学期有新学期的氛围,我和同学们一样个个都精神饱满静静的坐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上课。我小心地取出书包里的新石板,心中那股兴奋劲无以言表,怡然自乐的我似乎感到同学们看我的眼神与以前都不一样了,我深信以后写的字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赞扬。
的确用这个石板写得字又多又快又清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还做为样板展示给同学们看。不久老师把上面发给我校唯一的一条红领巾亲手戴在了我的脖子上。这天我太高兴了!一放学就蹦着跳着往家跑,想早一点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可能是跑地太快,一个不小心打个趔趄跌倒在地,“哗啦”一声新买的石板摔碎成了几块,我难过地躲回家中偷偷地把石板框给藏匿了起来。
第二天我又拿着以前的碎盆底去上学。我的异常表现早就被母亲发现了,她并没有追问我石板的下落。一天放学回家她递给我一个铁石板说“三儿,妈知道你的石板碎了,我收拾卫生看到了那个石板框。今天在集上给你买了块铁石板,用这个不会摔坏”。蓦然到来的幸福,让我高兴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从此这块铁石板一直陪伴我到三年级。直到现在,在我心中还时刻惦记着那块石板,它是我辛勤劳动成果换来的,我特别珍爱它,就是只剩下一个框框我也要把它保留下来。我曾带有恳求的口气问妈妈“那块石板框放在哪?”妈妈说是怕我見到它心里难过,已经把它当作柴火烧掉。
炎热漫长的夏天终于过去,秋季开学我升到四年级。 我用上了铅笔和本子,再也不用在膝盖上写字了,从此我读书更加勤奋努力。读初中时,我在班里第一个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并担任团的小组长。在我们村那一届学生中我是唯一考上高中的。毕业后在村里担任团支部书记,两年后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到文登师范读书。师范毕业那年正赶干上恢复全国统一招生,就在那一年我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莱阳师范。
在妈妈离世的前夜,她触摸着我的手,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有一件事,妈很对不起你,上学时没给你买块石板,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妈妈对不住你。”停了一会她又说,“那个石板框我没有烧,我把它放在橱柜上面的木箱里,我就要走了,我把它还给你。等孙儿上学时别忘了给他买块大石板”。
取出我那深藏在记忆中的石板框轻轻抚摸着,心中久久难以平静,眼泪不停的在眼圈里打转。我在心中说妈妈您是最理解我的人,您留给我的不只是一块石板框,还有我一生难以忘怀的思念与追忆。
作者简介:王国全,职业画家,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受教于潘崮、马寒松、高军法、傅二石先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名人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楹联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王国全画集》、《王国全中国画作品集》等作品,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获奖。(王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