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夜梅子闲
东望群星烛光天
江山秀色孰可鉴
笔游飞龙野访贤
暮客醉舟引棹南
青畦黄叶筚茅寒
天道酬勤大器晚
落花流水度尘凡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人的修养来自哪里?人的精神从哪里来?人间道理又从哪里来?知书达礼,知书明理,修心养性,涵养情操。书是滋养灵魂的宝库,书是精神的真正伴侣。袁枚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古代印刷缓慢刻板落后,故而藏书少而读者众,而今时代完全巨变,书库藏书众多而诗者愈来愈少。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世界,人们忙忙碌碌,能静心读书的人反而凤毛麟角了。对于世间哪些金玉满堂而腹中空空的土豪们,我们常常这样形容他们:穷的只剩下钱了。书是文化思想的承载者,书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用文化充实灵魂,增长智慧,蕴育德行;用知识练就本领,增长技能,蕴育才干,这就是当下的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然而在资本主义文明引领下的知识教育泛滥成灾,而文化教育却百年缺失,道德教育更是缺位,智慧教育几乎没有。“食色性也”,很多人只为欲望而活,然而在欲望之外,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却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人类精神。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书是先哲经验的总结,书是人类汲取智慧的源泉,书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精神伴侣。经济人一旦破产,可能从此一倔不振。但文化人既是穷困潦倒,他们仅凭借手中的书本与从书本中学到的智慧与能力,依然能够走遍天下。人可以失败无数次,但因为有了文化自信且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会把挫折当成一次次练兵。因为一个人,他的文化知识储备愈多,他的精神生活则愈是富有。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不能用权力去衡量,不能用地位去衡量,金钱,权力,地位,这些东西都会随时消失,而文化却能承传万年四季长青!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马克思是个知识丰富的人,他在撰写资本论时,大英帝国图书馆的藏书都不够用,他又托人购买了美国近三十多年来出版的图书。马克思通过读书而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也为后人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这就是为世界谋取大同的共产主义事业。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文以载道而化天下,这就是文化的功用!读书就是读出文化自信,读书就是为了文化复兴,读书就是为了推动文化繁荣,读书就是为了文化强国与文化普世。东方文明以文化教育为核心,文化教育小到修心养性自我教育,大到民族振兴文化复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都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作为精神伴侣才具有了真正的文化建设的家国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毕竟文化软实力才能一个民族最恒久最稳定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与文明基石!